当刚出生的猴子面对两个“母亲”时,它会作何选择?一个“母亲”无限供应奶水,另一个“母亲”没有食物,却有温暖的怀抱。
这是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HarryHarlow)所做的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哈洛教授为刚出生的恒河猴制作了一个有奶水的“铁丝妈妈”和没奶水的“布料妈妈”,结果发现,小猴子大部分时间会抱住温暖的“布料妈妈”,只有肚子饿的时候才会去找有奶水的“铁丝妈妈”。
同一时代的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同时在大洋彼岸提出了影响后世的“依恋理论”,他指出幼儿对父母的依恋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的生存需求,还关系到儿童之后的人格发育和社会适应。就像那只紧紧畏缩在“布料妈妈”怀中的小猴子一样,缺乏真的母亲与它的依恋互动,它完全无法适应猴群的生活,总是瑟缩在角落里不知所措。
时至今日,依恋理论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基础,更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了关键的理论依据。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也许并不是孩子的问题,也不是父母的问题,而是两者的关系和沟通方式出了问题,从依恋的视角来看,也许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导致,也可能是父母在原生家庭中所形成的依恋方式与当前的家庭关系发生了冲突导致。
临床心理学家丹尼尔A.休斯(DanielA.Hughes)博士在《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从创伤疗愈到日常养育》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基于依恋理论的家庭治疗的开展方式。休斯博士是双向发展心理治疗(DDP)和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AFFT)的创始人,致力于治疗那些曾经受过虐待和忽视的儿童,以及那些表现出与依恋和心理创伤相关的有长期行为问题的儿童,著有《爱与教养的双人舞:聚焦依恋关系的养育方法》等7部著作。
在《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中,休斯博士介绍了该疗法的核心过程——情感-反思对话,以及治疗师加入对话的主要方式——PACE态度,包括有趣(playfulness)、接纳(acceptance)、好奇(curiosity)和共情(empathy)。这是一本写给家庭治疗师的理论和实操手册,但对于每位父母来说,依然可以从中有所收获:安全依恋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PACE的沟通态度同样适用于亲子沟通,每位父母都可以尝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依恋理论
提到依恋理论,便不得不提玛丽·安斯沃斯(MaryAinsworth)。安斯沃斯是鲍尔比的学生,她设计了“陌生情境测试”(strangesituationclassification),成为经典的依恋类型分类标准。
在陌生情境测试中,母亲和孩子一起进入实验房间玩玩具,随后有陌生人进入房间,之后分别经历母亲返回房间、陌生人离开、母亲离开、陌生人回来及母亲回来等若干情境,通过观察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可以区分不同的依恋类型,如安全型、回避型、依赖型、混乱型等。
安全依恋的孩子知道母亲无论在何时都一样爱自己,所以母亲在场或离开的时候,都会比较开心快乐,不会出现过于激烈的情绪反应。
回避依恋的孩子则表现得相对冷漠,母亲离开的时候不会焦虑,母亲回来的时候也不会高兴。回避依恋的孩子之后会过于自立,依靠理性和认知的方式来做决定,而忽略情感因素。
依赖型的孩子通常表现得很粘人,母亲离开会让他们非常焦虑;而混乱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同样焦虑,但母亲回来之后又似乎并不高兴,反而对母亲表现出回避的行为。
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种依恋关系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后续的人际关系之中。如果孩子在早期的亲子关系中能够体验到被爱和信任,有较高的安全感,他们在长大之后会更敢于和乐于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相反,如果孩子在早期的亲子关系中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很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不值得被爱,这种内部工作模式就会严重影响他们后期的人际交往模式,例如,会卑微地乞求别人的爱,或者过于冷漠而无法建立亲密关系等。内部工作模式不仅会影响社会交往,还可能影响个人的自我价值、情绪觉察与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
PACE沟通方式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中最核心的过程是情感-反思对话,所谓情感-反思对话,通俗来说,是针对那些引发压力和冲突的事件进行剖析,解析家庭成员对于事件的情感觉知、认知理解,从而分析这些事件是如何影响参与者的情绪、想法、愿望、信念和记忆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简单而常见的情境: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喜欢跳舞,但父母觉得这是不务正业,对此强烈反对,甚至可能采取强硬措施。
面对这样的情况,最常发生的场面是双方各执一词,互相认为对方无理取闹:孩子会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不支持自己的梦想;而父母则会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是孩子自己没有考虑长远的未来。
两者孰是孰非?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关心的并不是谁对谁对错的问题,而是让父母和孩子共同挖掘这一事件所诱发出的自身的情感表达以及自己对这一事件真实的感知与想法。
我们都有体会,一旦吵起架来,双方往往都会口不择言,一定要证明自己才是对的,这时感性的怒火会让我们完全无法理解对方的立场,而带有PACE态度的情感-反思对话,则正是为了让人退一步,去理解对方话语背后的真实情感和意图。
PACE沟通方式中包含了四个要素:有趣(playfulness)、接纳(acceptance)、好奇(curiosity)和共情(empathy)。
有趣反映了积极、无条件的、对彼此的浓厚兴趣,并传递出希望与对方在一起的愿望。接纳是一个家庭成员对另一个家庭成员的内心世界所持的无条件的、非批判性的态度,每个家庭成员的想法、情感、意愿、意图、观点、信念、价值观和记忆都不会被他人评判正确或错误。好奇是一种积极的、不带评判的开放,是对对方的体验感兴趣,代表了一种想了解对方体验的深切愿望,不仅仅是为了收集信息,还在于集中理解一个人是如何发展和组织他的体验。共情是体验对方的痛苦,然后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积极沟通,表达与对方有着类似的体验。有趣、接纳、好奇和共情这四个因素所共同蕴含的态度是不带偏见的沟通态度,是放下自己的成见、也放下内心的戒备,全身心地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即使是一卵同胞的兄弟,对于同一件事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也可能被同一事件唤起不同的感受,这正是人的复杂之处,也是人际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原因所在。因而,PACE的沟通态度不仅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良好的人际沟通的基础。
基于依恋理论的育儿方式
关于如何养育孩子,自古至今曾有过很多的流派,“子不教,父之过”,在早先的主流观点一直强调的是学习和强化理论,强调的是父母如何引导和纠正孩子的行为。但孩子毕竟不是一块白板,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当父母过于强调自身的权威时,很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沟通的家庭沟通模式,例如:
双方摆出批评和防御姿势,争论孰是孰非,强调对方的错误和自己的正确;轮流独白,听不进对方的话,每个人都最在意自己的立场,而不关心对方的想法;情感疏离,对对方表示“无所谓”“我不在乎”。相比之下,聚焦依恋的教养方式更有利于父母与子女建立更和谐的亲子关系,聚焦依恋的教养方式会更关心彼此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具体事件的“真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