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惠民活动 https://m-mip.39.net/nk/mipso_5779537.html前几期我们讲到,理解《道德经》最关键的,是要知道什么是“道”。从指月之指的角度来说,道不是不可说的。
如果对“道”的理解不一样,那就叫“分道扬镳”,没有讨论的基础了。
在芦氏道体系中,“道”是有确定涵义的,当然,“德”也有。
围绕“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道德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先来从宏观上了解一下这个体系,看这张图:
这张图,我称之为《道德经全景图》,是根据芦老师公开发布过的示意图完善的,最核心的部分,是中间这个从“无”到“万物”的时间轴,以“一”为分界线,上边是《道经》,下边是《德经》,涵盖了18个一级概念,其中:
《道经》9个,即:道、名、无、有、自然、止、明、玄、自;
《德经》也是9个,即:德、一、二、三、万物、生、畜、反、和。
由这些一级概念,又可派生出众多的二级概念、三级概念,把全经所有章节、句子贯通起来,形成体系。
把握了这个时间轴及18个一级概念,就等于看清了《道德经》的全貌,不容易迷失方向了。
但是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是有个次第的,如果对上一个概念理解不清,那么下一个概念可能就无法理解了。
按我对“芦氏道”理论体系的认识,这18个一级概念的理解顺序为:从“生”开始,然后“名”、“无”、“有”、“道”、“一”、“二”、“三”、“万物”,接下来是“自然”、“德”、“止”、“畜”、“反”、“和”、“明”、“玄”,最后归结于一个自己的“自”字。
之前的三个视频,其实都在讲这个“生”字。生的什么?生的念头!
这是我们理解《道德经》的一个基础,像第50章的“善摄生者”的生、“出生入死”的生,第51章“道生之,德畜之”的生,以及非常非常重要的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其实生的都是念头。
如果你相信念头是《道德经》里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那么理解“道”的三个难关,第一关就算过了,接下来还有两个难关,今天我们讲第二个,就是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名”这个概念。
我们上次说过,“名”就是老子的道上跑的东西,而且,“名”也是《道德经》的研究对象。
《道德经》里的“名”,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念头”。尽管“念”这个字,早在甲骨文里就出现了,但直到老子时代,还没有“念头”这个概念,所以老子用“名”指代念头。但念头又是什么呢?
除非我们有修行的经验,否则理解是很模糊的。
如果要用文字说明的话,那我们得从念头、概念、世界这三者的关系来讲,并且借用哲学史上的一些典故,大概才能讲得清楚一些。
一、念头、概念、世界的关系
《道德经》里的“名”,一般理解成概念,这没有错,但是我们必须再往前走一步,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有概念?
我们创造概念,当然是为了更好地认知世界,你能想象一个完全没有概念的世界吗?如果没有概念区分彼此,世界也就无法认知了。
当然,在一个像庄子这样的得道者看来,没有概念区分彼此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这就是“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的境界,对吧?
我们暂且不谈境界的问题,用平常的思路来看下一个问题:概念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我们管这个叫“花”,而管这个叫“马”呢?
概念、概念,其实就是对念头的概括和外显。每当人类认识到一个新的东西,就赋予它一个概念,流行起来以后,这就成了人类群体共用的一个“概念”了。
《人类简史》一书里说,有种猴子叫“青猴”,只要猴群里有成员发出某种叫声,青猴们就停下来,紧张地望向天空,原来,这种叫声代表着“小心!有老鹰!”
而叫声稍加调整,就变成了“小心!有狮子”,这时候,所有的猴子都会拼命往树上爬,逃之夭夭。
我们设想,如果青猴继续进化,它们一定有办法和人类一样,用语言、文字来区分“老鹰”和“狮子”,“概念”就这样诞生了。
人类创造概念的过程也是一样,比如上面这个东西,我们某位祖先看到它,闻到它,它来到他的心里,他决定把它叫做“花”,其他人也都同意,于是以后类似的东西都叫做“花”了。而在西方,人们可能叫它“Flower”,或其他的什么。
这个很好理解,关键问题在于:念头、概念和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三者的关系。
让我们回到17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当时一位年轻学者正被某个问题折磨着,他的问题是:我是不是真的存在?
他认为人类所认知的世界,只是感官的作用,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我”当然也不一定存在。
就像《黑客帝国》里基努·里维斯扮演的尼奥,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尼奥不知道,自己其实是活在电脑程序里。
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问这个问题的人,可不是神经病、妄想症,自有人类以来,这个疑问就一直被伟大的头脑思考着。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提出过他的怀疑。他有个著名的“洞穴理论”,这个理论是说:
在一个不见天日的洞穴里面,一群从小就生活在这里的囚徒整天面对洞壁坐着,他们身后是燃烧着的火把,火把将一些物体的影子投射到洞壁上。如果这些囚徒一生中只能这样看着墙上的影子,那么他们就会认为墙上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
终于有一天,有个人回过头来,看见了火把,顿时明白了真相,他走出洞穴来到阳光下,看到了真实的世界。
他回来告诉他的同伴,我们都被假象蒙蔽了,走吧,跟我走吧,但是没有人相信他,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影子世界”。
现在,这位名叫笛卡尔的法国男子,就正在试图走出他的“影子世界”。
笛卡尔思考的是:我怎么能证明这世界是真实的,而我自己是存在的呢?
他绞尽脑汁苦苦思索,忽然间灵光一闪,他想,我怀疑我周围的世界是否真实存在,虽然我不能证明世界一定存在,但是“我怀疑”这个事情,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于是,笛卡尔提出了一个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观点,叫“我思故我在”。
这被视为哲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因为“我思故我在”突出了人类理性的价值,尽管笛卡尔并没有解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笛卡尔之后一百多年,德国哲学家康德研究了这个问题,并给出了答案。
康德说,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完全不可知的,而另一个则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可以凭理性了解的。由于那个完全不可知的世界,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影响,所以我们可以不要去管它。
康德的代表作是《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研究西方哲学,很难突破这两部著作讨论的范畴。所谓“实践理性”,是基于经验的理性,而“纯粹理性”是独立于经验之外的理性。
很显然,康德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来整合这两个看似矛盾又互不相干的世界。
不管怎么说,从柏拉图到笛卡尔,再到康德,他们都在质疑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当然,这也是哲学家的本职工作。
可惜,西方大师们都遗失了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这一环,只有东方的大师们才能补上。
比如,把“庄周梦蝶”和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以及康德的“两个世界”对比来看,似乎有相同之处,但是庄子可以在精神世界里化为蝴蝶,达到一种轻灵、玄妙的境界,从而回归真实,这就是东西方大师们的区别。
这一点,深受东方文化熏陶的西方心理学大师荣格看得很清楚,这个以后我们再讲。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忘了我在讲什么了。
是的,我在讲《道德经》。
我只是想说,包括“世界的真实性”在内,人类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已经被哲学家们分析、思考过了,关键在于:怎么解决?
《道德经》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提出了什么问题,而在于它解决了这些问题没有?
答案是肯定的!
二、“名”、“名世界”的真正涵义
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我们,那个蒙蔽我们、挡在我们和真实世界之间的东西,就是“名”。
第一章“名可名,非恒名”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名”,都是指的它。第二个名,你可以按现代思维,理解成动词的命名、定义、认知、判断等等。
“名”,也正是老子的“道”上跑的东西。
芦老师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证悟,告诉我们,“名”和我们俗称的“念头”,其实是一回事。
是我们的念头创造了这个欲望丛生、概念泛滥的世界,使我们远离真相,陷入无明的痛苦。
但念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念头和概念,以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三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
看,这里有一个物,是真实世界的物。这是我们的心,你可以理解成自然形成的认知功能。
所谓的“名”,就是“心+物”,这个物是具体的物,既包括有形的物体,也包括无形的声音、感觉、情绪、思想等等,这些东西我们分别赋予一个概念,比如花、树、云、鸟,或者快乐、愤怒、芳香、漂亮等等等等。
我们的念头持续不断,构成了我们所能感知的这个世界。其中已知的一部分,可称之为“概念世界”。当人们不断探索未知,发现或发明出新的事物,就赋予它一个新的名称,以区别于旧的事物,世界因此变得丰富多彩,我们称之为“文明”。
然而,如果人类自身没有变化,那么再发达、再文明的世界,也只是柏拉图的“影子世界”,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那个世界,康德用实践理性认知的那个世界,
也是《金刚经》里,“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的那个“名世界”,再美好的幻像,也只是幻像。
理解这些,需要修行经验和哲学思辨,可能不是很容易,我这里用一幅图片再次说明一下。
这幅图是芦老师经常引用的,一面镜子和一朵花。
这面镜子代表我们的心,当一朵花出现在镜子前面,镜子里就有了一朵花,镜子加花的组合,就是“名”。
理解这个比喻有个难点,就是必须把你自己,或者“人”这个概念给去掉。并没有一个你,既看着镜子外的花,又看着镜子和镜子里的花,你这么理解就错了。
镜子就是你,镜子里的花代表你所感知的一切,你所认为的世界。
至于镜子前的花,代表真实世界,也就是柏拉图说的洞穴外的世界,康德说的无法认知的纯粹理性的世界,也是“佛说世界,即非世界”的那个“世界”。
柏拉图也好,笛卡尔、康德也好,他们意识到了表象世界的虚幻,但是没有找到回归真实的道路,他们用他们伟大的头脑详细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障碍,但是却去除不了这些障碍,因为缺了自我修行这一环。
老子和佛陀都是大修行者,他们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好了,铺垫完了,接下来就简单了,我们看老子在《道德经》里怎么阐述这个“名”的。
三、《道德经》中的“名”
上面说了,名=念头=心+物,而这个物是具体的物,所以从理论上来讲,每一个念头都可以定义和认知,但实际上人类现有的概念和知识,比起我们的念头来,真可谓沧海一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念头太难捕捉了,它刹那生灭、永恒流动,这一刹那可能是“心+花”,下一刹那可能就是“心+美丽”了。如果你把它定义下来,那它就不是那个永远在流动的、变化的永恒的“名”了,这就叫“名可名,非恒名”。
《道德经》里,老子用了整整一章来描绘这个“名”,那就是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开头就说这个东西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注意这些词汇:微、希、夷、混而为一、不皦、不昧、不可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惚恍,以及“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里描绘的,除了“念头”,还能是什么呢?
老子总不至于在描绘超体、异形或者什么暗能量吧!
接下来的文字,帛书本是“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而通行本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一今一古,完全相反。
那么到底是“古之道”还是“今之道”呢?
当然是“今之道”!
但如果不理解这一章讲的是“念头”,就很难明白为什么是“今之道”?
我们一再说了,《道德经》本质上是认识论。老子的道上,跑的就是“念头”。
现代人的念头里可能有高铁,有飞机,有宇宙飞船,老子那个时代的人,总不可能也有吧?
至于未来的人念头里会有些什么?我们当然也不知道。
对未来的人而言,同样只能是“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但是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再怎么变,都是“道”在发挥作用,“道名无有”的这个总纲是亘古不变的,这就是“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也就是《庄子》说的“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的意思。
另外,《道经》的最后,从三十二章一直到三十七章,老子反复讲这个“名”,讲“道恒无名”,讲“无名之朴”,特别是第三十二章有句话,叫“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这又是什么意思?
“知止”,止的是什么?难道是说,我们要停止给新生的事物命名吗?
就算是吧,那么按前面说的,概念是怎么形成的?是我们心里产生的念头,概括、外显之后形成的,对不对?
所以“知止”,止的是念头。再联系第五十章讲的“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说的都是善于控制我们的念头,才能“不殆”,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说理解“道”,我们必须要过的第二道难关,就是你要正确地理解“名”(念头),同时理解“名”跟概念(名可名),跟世界(名世界)的关系。
“名”,就是在老子的道上跑的“车”,那么它的起点在哪,终点在哪,这个就是理解“道”的第三个大难关了,全面解读“芦氏道”,我们下期继续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