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在跟我做咨询的时候表示:“自己家的孩子特别的胆小,看到小动物会害怕的大哭,看到陌生人会害怕的惊慌失措,在家里不开灯的地方不敢去,晚上睡觉不让妈妈离开,到了一个新环境更是缩手缩脚的要躲到家长的身后......”孩子为什么对周围的事物如此恐惧,成了一个“胆小鬼”呢?
恐惧心理指的是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对某些事物感到恐惧,如怕动物,怕水,怕火,怕黑暗,怕陌生人,甚至对代表某些事物的词语也会发生恐惧。
恐惧反应可表现为大哭、惊慌、惊叫,退缩、痛苦、求救,甚至逃避或对抗,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表现最为典型。儿童恐惧时可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表现为呼吸加快,心跳增速,表情紧张,瞳孔扩大,手抖,严重者可呈现紧张惊恐状态,面色苍白,肢体软瘫,甚至一时性大小便失禁或精神抑制等。
胆小不是天生的,那么它到底从何而来呢?
很多科学家在早些年就一直疑惑孩子的“恐惧”和“胆小”由何而来,但由于人性的限制,他们无法用婴儿和孩子来做实验印证自己关于“恐惧情绪”的猜测。
但偏偏有“特立独行”的人愿意打破常规,渴望用不人道的实验来硬着自己脑海中的猜测——这个人就是美国的约翰华生。
约翰华生为了探究孩子胆小的真相,做过一个惨无人道的实验,并以婴儿的名字命名为《小艾伯特实验》。
恐惧测试:约翰华生在实验中让年仅9个月的小艾伯特单独接触一些成年人恐惧的东西,如:白鼠、兔子、狗、猴子、有头发和无头发的面具、棉絮、焚烧的报纸等。
结果发现小艾伯特不仅不恐惧,还会产生好奇,想要触碰。
恐惧产生:过了两个月约翰华生再次把这些拿到小艾伯特面前,这次小艾伯特还是没有表现出恐惧。于是约翰华生做出改变,当小艾伯特想要伸手触摸时,便用力敲击悬挂的铁棒,小艾伯特被声音吓得大哭。
在那以后,每次小艾伯特想要触碰时,巨响就会出现,艾伯特仍旧是大哭。
恐惧形成:17天以后,约翰华生再次把这些放在小艾伯特面前,不再敲击铁棒制造巨响,但是小艾伯特看到这些东西就哭着逃离。很明显,艾伯特已经对这些食物产生恐惧心理。
最终,约翰华生得出结论,恐惧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练习产生。人类就像机器,环境怎么塑造,就会怎么发展。
根据约翰华生的残忍实验,后人发现了恐惧形成的条件反射
生物学家表示,小艾伯特的恐惧形成可以概括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人与生俱来的身体和情绪反应,就像膝跳反射、手肘反射等。小艾伯特对巨响表示的哭泣就是非条件反射,巨大的声音刺激到人的感官,产生不适。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通过训练或刺激等。
艾伯特试验后对小白鼠的恐惧就是条件反射,他已经把小白鼠和巨响联系在一起,通过17天的不断训练形成了恐惧。
“条件反射”原理,在亲子养育过程中同样适用,其中的危害性也是不可小窥的。
每次我的小女儿因为犯错误一哭,姥姥总会吓唬她:“再哭,就把你扔到门外面去,你就不要回家了。”因此孩子总是对于被“扔”感到心有余悸。如果家里的大门打开,她是不敢自己走出去的,怕自己被关在外面。上电梯时,如果我不上去,她肯定不会进去;如果自己进去了,我因为事情耽搁了没有跟随进入,她会立刻从电梯里惊慌失措地跳出来。为此我常常要耐心的帮助孩子去克服这种恐惧心理。我也和姥姥去沟通,不要总是用这样的语言去恐吓孩子,让孩子在外面变得惊恐又胆小。
孩子为何会怕事,“胆小鬼”的恐惧从何而来?我们从上面的实验和我家小女儿的实例已经有所了解。那么我们平时对孩子的那些教育方式,以及生活环境对孩子也会形成影响呢?下面我用几位网友的事例,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胆小鬼”的恐惧从何而来?
1、自然心理规律,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
网友
JinQin:有一次家里遭小偷了,损失严重。看着我们又惊慌又气愤,反应强烈,小宝也觉察到了,我就给他说,这是坏人偷了我们的东西,坏人太可恶了。然而,这不但没有让小宝觉得安心,反而让他对“坏人”产生了更深的恐惧。
每次我们要出门,他都说,“麻麻别走,坏人要来偷东西了”;带他出去,他也总是担忧,“坏人会不会把我抓走”;有时候睡梦中都会突然惊醒,“坏人不要偷我们家东西”……
都说“无知者无畏”,但事实往往是对未知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恐惧的情绪。恐惧是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一种基本情绪,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他们不知道的事物,他们不知道这些未知事物会不会突然发生巨大的声响,什么时候会对他们发起攻击,能否对他们原本安定的生活产生影响……
孩子天生想象力丰富,他们善于将想象的东西与现实结合在一起,从而“看到”或“想到”大人无法理解的恐惧。所以,想让孩子“无畏”,爸爸妈妈要先让他们“知晓”事物的真相。
2、家长保护过度,缺少独立面对的自信
网友
米米妈咪:总觉得过去对女儿代劳太多了,事无巨细都帮她做,现在女儿三岁半了,想要锻炼她的独立能力,可是她太胆小,看见生人不敢说话,没有人带着根本不敢跟小朋友玩,让她独自睡觉死活不愿意,天天哭天天闹……不想纵容她,但是又不知道如何锻炼她的胆量,烦恼!
孩子没有胆量独立面对世界,没有自信独立生活,归根结底就是过去父母的过度保护。孩子学走路,麻麻一直在后面叨叨:“小心啊,慢点走,别摔倒了……”;孩子要自己倒水喝,麻麻惊呼:“放下放下!小心烫!让我来……”;
孩子要去跟小朋友玩,妈妈不停叮嘱:“要一起玩,不要打架哦!”孩子一开始是“初生之犊不惧虎”,勇往直前地去探索、触摸周围的事物,可爸爸妈妈将每件事情都视为危险的、困难的,事事帮孩子出主意,甚至事事代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这件事有危险,我不能独立去做,得妈妈帮忙。这样,孩子的胆量如何能够得到提升?
3、不良教养方式,也是孩子恐惧的根源
网友
奇奇妈:我儿子怕黑、怕生、怕小动物,五岁了,胆子还是很小,事事依赖家长,连爸爸妈妈离开一步都会哭。然而我知道,这是有原因的。之前我们把他放在老家奶奶家里照顾,她奶奶最擅长的就是“不听话会有坏人来抓”“到处乱跑,当心老虎逮到你咬你一口”“老巫婆最喜欢抓晚上不睡觉的孩子”……让婆婆带孩子,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然而现在孩子太胆小,我该怎么破?
这位网友已经意识到不良教养方式对孩子“胆量”造成的影响了,然而却有点为时已晚。家长对孩子灌输的负面情绪会让孩子越来越退缩,越来越缺乏自信。
而家长“虚构”出来的恐怖景象更是容易让孩子陷入到恐惧的情绪中,这些让人害怕的画面会深深烙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把这些画面当成真实的存在,并且跟自己的生活建立起联系,从而让孩子长期处于恐惧之中。如此,孩子又怎能“胆大妄为”?
4、不耐心解答孩子问题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特别是在童年时期,好奇心特别重。但是不少爸妈对孩子的问题不加重视,没当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
有的父母嫌孩子烦,三言两语打发孩子,孩子也许还很小,但他也能感觉到爸妈的态度,父母的冷淡会让孩子以为自己不应该问问题,或者不应该问这一类问题,让他对自己能力失去了信心。
爸妈的敷衍还会让孩子渐渐失去提问的热情,也会渐渐失去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知半解,信口作答,孩子对爸妈的话总是深信不疑,你给他错误的答案,孩子会当成是真理而记住,错误的观念一进入脑海,再要改回来就难了。
以没有时间作借口不回答孩子问题,这只是一个借口,不应该成为理由。如果爸妈在当时没有时间回答孩子,也应该首先肯定孩子的提问,然后向宝宝说明自己现在确实没有空,并向宝宝承诺在某个专门的时间来回答宝宝的提问。
好问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一般说,好问的孩子勤于思考,爱动手,求知欲强,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提问给予及时的肯定,让孩子感到提问题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经常为提出问题而自豪。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有很好的作用。
5、父母不平衡的养育态度。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爸爸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爸爸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6、忽视孩子的优点,只爱“别人家的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是,在我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的孩子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源自于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心态。但是,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由于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眼中看到的似乎总是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7、当众指责批评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可救药了。
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8、糟糕的家庭氛围与单亲家庭模式。
有些家庭,夫妻间争吵不休,满嘴粗话,甚至动手动脚,家庭气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压力;有些父母,长期感情不合,在家里寡言少语,在这种气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压抑,时间久了势必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变得冷漠、孤独、执拗、粗野,成为心理方面的畸形儿。
单亲的家庭模式中,在没有父亲或母亲的情况下,孩子自然就没有了这种优越感,容易变得非常自卑、敏感和虚弱,会认为有父母的孩子才是更坚强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依赖性很强,因为怕再失去亲人,所以将所有的感情都投注在单亲父亲或母亲身上,所以内心非常害怕失去。
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是每一位有爱心的父母应该谨记的。
从以上八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