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样的校长才是真正的校长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231864.html

猴子定律

“猴子定律”或者叫“湿猴理论”的出处还是比较清楚的。大多数网站都提到,它出自一本名叫《为未来竞争(CompetingfortheFuture)》的商业书籍。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是加里·哈梅尔(GaryHamel),美国著名的管理学专家;另一位是普哈拉(C.K.Prahalad),密西根商学院的企业管理教授。他们在书里说,是从“一个朋友”处听来的实验。这个所谓的“实验”是否真实存在我们下文讨论。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将这个真实性存疑的“实验”写成通俗读本,引入大众文化圈的,正是这本商业管理领域的书籍。而最早将这个书本上的故事转载到互联网上是一家商业网站,他们则对这个故事有明确的定性,称它是一个“寓言”(fable)。

或许是受限于年之前网络的不发达,早先这个故事流传得并不广泛。直到21世纪,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这个故事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近三年。在传播的过程中,“湿猴理论”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提到它是从哪来的,也忘记了它本是一个商业寓言,而是将其描述得越来越像是真实的科学实验。

在论述这个“实验”之后,各家都有对它的解读:有的教育人们不要扼杀新人的积极性;有的拿这些猴子作为模型讨论企业文化;还有的从中看到了人性的险恶。不过不管细节怎么改变,“实验”的流程、结果都与《为未来竞争》中那个寓言大致是一致的。

道德的起源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

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

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

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

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

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

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

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

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

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起源了。

道德的沦丧

天变热了,笼子里的猴子们想冲凉却找不到地方。终于出现了一位反潮流英雄,猴子HERO。HERO在无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当然的引来了一顿饱打。但在挨打的过程中,猴子们享受到了冲凉的乐趣。等身上的水干了之后,猴子A在无意中碰撞了HERO,使HERO又一次接触到了香蕉,于是,猴子们享受了第二次冲凉,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殴。

在此之后,只要大家有冲凉的需要,就会有一只猴子X挺身而出,对HERO进行合理冲撞。

大家对HERO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在平时大家会对HERO异常温和,以弥补在冲凉时为维护规则而不得不对它进行的暴力举动。

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猴子心有旁鹜时将香蕉吃了。而且此后没有了新的香蕉来填补空缺。猴子们陷入了另一个尴尬境地:没有冲凉的水,也没有香蕉,只有HERO。

于是,另一个规则形成了。猴子在烦躁的时候会痛打HERO出气,HERO不得反抗。

当笼子里的旧猴子被新猴子换掉时,新猴子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学会殴打HERO。

终于有一天,老天有眼,历尽沧桑的HERO被另一只猴子代替了。猴子们失去了发泄的对象,只能任意选取一个目标进行攻击。从此以后,笼子里的猴子们不吃不喝不冲凉,唯一的举动就是打架。

这就是道德的沦丧。

道德的重建

实验人员对猴子们的争斗不休感到不安。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们决定继续供应香蕉。

一天,正在混战的猴子们发现头顶多了一串香蕉,它们其中的一个A不顾身上的剧痛,把香蕉摘了下来。于是久违的甘露出现了,未曾尝过甜头的猴子们先是茫然失措,继而争先恐后的加入冲凉的行列。香蕉反而被遗忘了。当猴子B、C、D、E发现A在享受淋浴的同时还吃着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们暂时团结起来,共同K了A一顿,将A吃剩的香蕉夺过来,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怀里的宝玉,得到它的猴子虽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实验人员不断放入香蕉,却发现战斗比以前更激烈了。分析清楚原因后,他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假香蕉扔进了笼子。此时猴子们已经学聪明了,它们知道触摸香蕉可以享淋浴,而试图独占香蕉则会遭到痛扁。于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当猴子们有冲凉的需要时,会有一只猴子将香蕉拿起来,而当它发现有遭到攻击的可能时,它会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边去。这样,猴子们都能冲凉,但是又不至于再象以前那样N败俱伤。

没有猴子发现那个香蕉是假的。

信仰的起源

五只猴子A、B、C、D、E三个阶级快乐地生活了很久。

他们精确的给出了三个阶级的定义,即吃香阶级、拿香阶级和干看着阶级。

可惜猴子A由于长期的水中作业无可避免地引发了它肺部功能的衰竭。

一天他在例行的拿香蕉作业中跌倒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

于是实验人员又送进了一只同样孔武有力的猴F。

当然他还是对屋顶的香蕉很有兴趣。

不幸的是他最终以微弱的劣势被以C为首的群猴再次海K。

第二天,又到了拿香蕉的时候。

猴子C很无所谓,反正他还要吃香蕉,反正他不会被水淋到。

真正恐慌的是B、D、E三猴。

F是那么的健壮,他们这些媳妇是熬不成婆了/p>

他们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谁该去步A的后尘?猴子B、D、E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讨论谁最应该做下一个拿香阶级。

猴子F很奇怪也很好奇,什么叫拿香阶级呢?

猴子B、D、E解释道:所谓拿香阶级就是猴子界勇敢者的阶级。

需具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方能得此殊荣。

猴子F闻听不禁有些神往,有些跃跃欲试。

当然他最终达到了目的,作了唯一的拿香阶级。

再后来,B、D、E三猴陆续被换出局,换来的猴子个个健壮如C。

他们继续大打出手,不过目标不是香蕉,而是那个唯一的拿香阶级。

于是信仰也出现了

迷信的起源

后来A终于被好心的实验人员拉出了苦海。

新来了猴子F。

C觉得有必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地位,B、D、E则生怕自己顶了A的缸......在各种复杂心情的作用下,B、D、E在C的带领下爆扁了F一顿,然后强令F做拿香蕉阶级。

F开始不乐意,后来慢慢在B等的劝说下等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一宿命。

慢慢的老资格的B、D、E猴子渐渐被淘汰,C发现自己在体力上不再占有优势,很难再通过武力让这一游戏规则继续下去,觉得十分苦恼。

这时,一只最有希望升级为吃香蕉阶级(暨C的理所当然接班人)也是C谋臣的H向C进言。于是君臣定计。

H开始依靠自己多懂几种猴语而在其他若干猴面前树立的权威形象向其他猴鼓吹:每一只新来笼子的猴子都是有罪的,这种罪责来自血统。......只有摘香蕉的猴子才能被(实验人员)送到天堂。

事实上,因为被水冲很容易得肺炎病倒而被实验人员淘汰掉,猴子们不知道反而以为被淘汰的猴子真的进了天堂。

渐渐,猴子都相信了这套理论,并且讲给每一只新猴子听。

然后就这么流传下去越传越神奇。以至于后来摘香蕉阶级的猴子都为了能摘香蕉而大打出手。......

这些都是C没有想到,H没有看到的,那时他们都已经死了。

然而迷信就这么诞生了。

再说一个:猴子和手表定律

森林里有一群猴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手表丢落,被猴子猛可捡到。聪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猛可成了猴群的明星,猴子们渐渐习惯向猛可请教确切的时间,尤其在阴雨天的时候。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猛可来规定。猛可逐渐建立起威望,最后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猛可认识到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机遇与好运,于是每天在森林里寻找,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手表。工夫不负有心人,猛可果然相继得到了第二块、第三块手表。

但出乎猛可的意料,得到了三块手表反而有了新麻烦,因为每块手表的时间显示得都不相同,猛可不能确定哪个时间是正确的。群猴也发现,每当来询问时间时,猛可总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猛可的威望大降,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变得一塌糊涂。

启示: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是几点,拥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带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件事情无法完成;对于一个人,也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而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

最后一个:无限猴子定理

数学上竟然有一个与猴子有关的有趣定理:无限猴子定理。

无限猴子定理是来自波莱尔一本年出版谈概率的书籍,当中介绍了“打字的猴子”的概念。这个定理是概率论中的柯尔莫哥洛夫的零一律的其中一个命题的例子。不过,当波莱尔在书中提出零一律的这个特例时,柯尔莫哥洛夫的一般叙述并未给出(柯尔莫哥洛夫那本概率论的著作直到年才出版)。

零一律是概率论中的一个定律,它是安德雷·柯尔莫哥洛夫发现的,因此有时也叫柯尔莫哥洛夫零一律。其内容是:有些事件发生的概率不是几乎一(肯定发生),就是几乎零(肯定不发生)。这样的事件被称为“尾事件”。尾事件是由无限多的随机变量的序列来定义的。比如它不是与X1的值无关。比如假如我们扔无限多次银币,则连续次数字面向上的事件是一个尾事件。

关于此定理的叙述为:有无限只猴子用无限的时间会产生特定的文章。其实不必要出现了两件无限的事物,一只猴子打字无限次已经足够打出任何文章,而无限只猴子则能即时产生所有可能的文章。

其他取代的叙述,可能是用英国博物馆或美国国会图书馆取代法国国家图书馆;另一个常见的版本是英语使用者常用的,就是猴子会打出莎士比亚的著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5.html

这些思想实验即使是思想实验本身也会有无法理解的时候……

 


  思想实验是一种精神上的观念或假想,通常和谜语相似,是哲学家和科学家用以了解什么是大众思想的一种简单方法。他们的运用在如哲学和理论物理(理论物理无需做实验)等抽象领域是最为广泛的。他们像是为思想准备的一份大餐,最终给出复杂的答案。即使思想实验本身也会有无法理解的时候,这并不奇怪。


  定时炸弹


  


  如果你
  意义:


  与电车难题(TrolleyProblem)类似,定时炸弹实验也是强迫一个人从两个不道德行为中选择其一的伦理问题。它一般用来反驳那些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酷刑的言论。它也被用作在极端形势下法律可以被放在第二位的情况,如美国严禁虐囚的法律。归功于《24小时》之类的电视节目,还有一些政治辩论,定时炸弹已成为最常被提起的思想实验之一。年早些时候,一份英国报纸提出了更为极端的看法。这份报纸说,如果这个恐怖分子对酷刑毫无反应,那么当局者是否愿意拷打他的妻子和儿女来逼他吐出情报。


  爱因斯坦的光线


  


  很少有人知道爱因斯坦著名的狭义相对论是受到他16岁时一个思想实验的启发。在他的著作《自述注记》中,爱因斯坦回忆道,他当时幻想在宇宙中追逐一道光线。他说如果他能够以光速在光线旁边运动,那么他应该能够看到光线在空间内呈现为“不断振荡但停滞着的电磁场”。对于爱因斯坦,这个思想实验证明了对于他作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观察者,“在有相同定律和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观察者的情况下,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


  意义:


  事实上,没人真正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科学家一直都在争论一个如此简单的思想实验是如何帮助爱因斯坦完成到狭义相对论这个巨大飞跃的。在当时,这个实验中的想法与现在已被抛弃的“以太”理论相违背。“以太”理论即存在一个隐性的空间供光线穿越。他经过了好多年才证明了自己是正确,但从某种程度上这个实验对于狭义相对论是“有害的”,他自己这么说,后者第一次让他站上了理论物理学的顶点。


  忒修斯之船


  


  史上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便是被称为忒修斯之船的悖论。这个实验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它描述了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这归功于不断的维修和部件的替换。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部件都不再是最初的那些。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还是原来的忒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新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了,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后来对此进行了更深刻的探讨:如果有人用忒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


  意义:


  对于哲学家来说,忒修斯之船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就是其部件之和。一个更现代的例子是假设有一个乐队,到某一阶段乐队成员中不再有任何一个原始成员。这个问题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如商业等领域。商业领域中,在不断并购和更换股东后仍然保留企业原来的名字;对于人体,人体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迫人们去反问身份是否仅仅局限在实际物体和现象中这一普遍知识。


  伽利略的重力实验


  


  史上最早的思想实验之一,由物理和天文学家伽利略进行实验。为了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速度取决于物体质量的理论,伽利略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如果一个较轻的物体和一个较重的物体绑在一起后从塔上扔下去,那么教重的物体会下落的比较快,且两个物体间的绳子会被拉紧。这时较轻的物体会对较重的物体产生一个拽力,使得重物的下落速度变慢。但是,伽利略认为两个物体绑在一起后的重量应比其中任意一个物体都大,那么一起下落的速度应该是最快的。于是他用这个矛盾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理论是错误的。


  意义:


  关于伽利略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次他从比萨斜塔扔下两个铁球,想要证明较重的物体并不较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现实中这个故事可能只是作为一种传奇,但这个思想实验证明了一个关于重力很重要的理论:无论物体的质量,所有物体自由落体的速率都是一样的。


  猴子和打字机


  


  另一个在流行文化中获得广泛
  意义:


  简单来说,“猴子和打字机”定理是用来描述无限本质最好的方法之一。人的大脑很难想象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无限猴子定理可以帮助理解这些概念。猴子碰巧能写出《哈姆雷特》,听上去是天方夜谭,但当一个人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后,这个说法在数学上是可以被证明的。这个定理本身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重现,但这并没有阻止一些人的尝试:年,英国修读科学的学生在一家英国动物园“试验”了无限猴子定理,他们把一台电脑和一个键盘放进了灵长类园区。可惜的是,猴子们没有打出任何十四行诗。根据研究,它们只打出了5页几乎完全是字母“s”的纸。


  薛定谔的猫


  


  薛定锷的猫最早由物理学家薛定锷提出,是量子力学领域中的一个悖论。内容是:一只猫被封闭在一个盒子里一个小时,和它一起的还有一些放射性元素和一瓶毒气。在一小时内,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几率为50%。如果发生了衰变,那么会触发一个连接在盖革计数器上的锤子,打碎瓶子,释放毒气,杀死猫。因为这件事是否发生的概率相等,薛定锷认为在盒子被打开前,盒子中的猫可以同时被认为是既死又活的。


  意义:


  简而言之,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是因为事件发生时不存在观察者,盒子里的猫可能同时存在所有的状态(实验中既死又活)。这个观念同一个古老的谜题相似,谜题内容为,如果一棵树倒在了树木中,且没有人听到声音,那么它有没有发出声响?薛定锷最早是在回复一篇讨论量子态叠加本质的文章时提出这个实验的。薛定锷的猫同时也说明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多么奇怪。这个思想实验因其复杂性而臭名昭著,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最古怪的是“多重世界”假说,这个假说表示有一只既死又活的猫,那么两只猫是存在于不同的宇宙间,且永远不会有交集。


  瓮中的大脑


  


  没有比所谓“瓮中的大脑”更有影响力的思想实验了,这个思想实验涵盖了从认知学到哲学到流行文化等各个领域。这个实验要求你想象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把你的大脑从你体内取出,放在一个装有维持生命液体的瓮中。大脑是连着电极,电极还连到一台能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因为你获取的所有关于世界的信息都是经由大脑过滤,这台电脑就有能力模拟你日常的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的话,你要如何来证明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由一台电脑所产生的模拟环境?


  意义:


  如果你觉得这一切听起来很像《黑客帝国》,你说对了。这部电影以及其他一些科幻小说和电影,都受到了这个实验很大的影响。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是让人们质疑经历的本质,并思考作为一个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个实验的原型可以追溯至笛卡尔,由希拉里·普特南推广。在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一书中,笛卡尔提出了是否证明能他所有的感官体验都是他自己的,而不是由某个“邪恶魔鬼”所产生的幻想。笛卡尔用他的经典名言“我思故我在”回答了这个问题。不幸的是,“瓮中的大脑”将问题复杂化了,因为连着电极的大脑仍然可以思考。这个实验被哲学家广泛讨论,也有许多针对实验前提的反驳,但仍没有人能有力的回应其核心问题:你到底怎么才能知道什么是真实?


  空地上的奶牛


  


  认知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实验就是“空地上的奶牛”。实验是这样的,一个农民担心自己获奖的奶牛走丢了。一个送奶工来到农场后,他让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就在附近。虽然农民很愿意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自己去看了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间条纹,为自己的奶牛在那里感到很满意。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里再次进行了确认。那头奶牛确实在那里,但它躲在了树林里,而且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绕在了一棵树上,显然,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问题于是来了,就算奶牛一直在那里,但农民说自己知道那头奶牛在那里时是否正确?


  意义:


  空地上的奶牛最初被美国哲学家爱德蒙·盖提尔用来批判主流对知识定义的JTB(justifiedtruebelief,他的论文标题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就是知识吗?”)理论,即当人们相信一件事时,它就成为了知识;这件事事实上是真的,且可以被充分验证。实验中,农民之所以相信奶牛在那里,是送奶工证词和他自己所见黑白相间物所共同构成的结果。而之后送奶工的确认,这件事也碰巧是真实的。尽管如此,农民并非真正知道奶牛在那里,因为他认为奶牛在那里的结论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的。盖提尔利用这个实验和其他一些例子,说明了将知识定义为JTB的理论需要修正。


  注释:


  电车难题:一个伦理学的思想实验,由英国哲学家菲利普·福特在年首次提出。其大致内容是:假设你驾驶一辆自己无法使其停下来的有轨电车,即将撞上前方轨道上的5个检修工人,他们根本来不及逃跑,除非你改变轨道。但是,备用轨道上却有1个人,那么,是否可以通过牺牲这一个人的生命而拯救另外五个人?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是”。此道德两难涉及人对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取舍。此难题可以变化,如一条岔道有一人,另外一条可以改成更多人或更少人,人数对利益取舍的关系。另外五人可以改成罪犯。


  以太(Luminiferousaether),又译为光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为五元素之一。19世纪的物理学家认为它是一种曾被假想的电磁波的传播媒质。但后来的实验和理论表明,如果不假定“以太”的存在,很多物理现象可以有更为简单的解释。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观测证据表明“以太”存在,因此“以太”理论被科学界抛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3#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01

相识30年的师范同学聚会,吃饭时,我们闲聊起一个话题:“什么样的校长才是真正的校长?”在场的校长面面相觑,然后说,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思考啊!这些年来,从公办到民办,有的校长是上级直接任命的,有的校长是董事会安排的,与懂不懂教育,会不会上课,有没有教育专业背景好像关系不大。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内行和外行,主要是指领导是否具有开展工作的专业知识,没有专业知识的领导通常叫外行领导。内行和外行,表面看来都能领导,甚至一些外行领导通过权力的运用也能一时打开工作局面。但长期来看,没有一个外行领导能够把团队带向成功的。就像领导战争不懂战争肯定不行,领导经济不懂经济也不行,以此类推。究其原因,外行领导不能把握工作的规律,往往容易按主观意志行事。当然,现实中有一些专家当领导也不成功,这说明懂专业未必懂得怎样当领导。领导,既是一个职业,也是一门专业,大有学问。因此,我们说的内行领导,或者专家型领导,实际上是指那些既懂领导又懂专业的领导。

国家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有没有专业标准?让我们一本正经对标一下教育部引领校长成为“高人”的“谱”。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为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特制定本标准。

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本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以德为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热爱教育事业和学校管理工作,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公正廉洁,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

(思:“四个意识”不可或缺;责任与担当;示范与尊重?)

(二)育人为本。

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持困难群体,推动平等接受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思: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根本任务;要研究规律,懂规律,并依规律办学?)

(三)引领发展。

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将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秉承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思:担当作为;完善制度;科学与民主并重?)

(四)能力为重。

将教育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突出学校管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与完善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强化专业能力提升。

(思: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与反思结合;六大能力缺一不可?)

(五)终身学习。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习作为改进工作的不竭动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与时俱进,及时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家园。

(思:不学习,无以治校;不学习,无以引领。不仅自己学,还要建设学习型组织,促进师生、家庭共同学习?)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要求

(一)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副校长。幼儿园园长、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另行制定。鉴于全国不同地区的差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依据本标准制定符合本地区实情的实施意见。本标准可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本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和校长管理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本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规划,严格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推行校长职级制,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有关高等学校和校长培养培训机构要将本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职业特点,加强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校长培养培训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注重校长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校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校长培养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校长专业成长的科学研究,促进校长专业发展。

(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将本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学校管理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校长培训和自主研修,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努力成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专家。

02

细读60条,条条写着“专业”两字,有没有“干货”的感觉?再回过头来好好地理性思考校长应具备的五个基本理念,发现,这五大基本理念既是校长应具备的,也是每一位走上行政岗位的教育管理者所应具备的。

因为,一位教师一旦走上了行政岗位,他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