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实验证明长大后依然能和妈妈亲的孩子,大多
TUhjnbcbe - 2024/8/1 21:54:00

大家好,我是女孩养育。

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大多数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一般都会更加亲近,毕竟从怀胎十月,到呱呱坠地,妈妈都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孩子对母亲的感情也会更加深。

这是因为孩子就对妈妈存在着天然依恋,如果这种天然依恋关系从小被剥夺,那对孩子的影响将会很大,而且很残忍。

所以,实验证明:长大后那些依然能和妈妈保持亲密关系的孩子,大多数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做了以下这些事情。

第一件事:陪伴

在讲为什么陪伴之前,我想先和大家介绍这个实验,哈洛的经典实验---剥夺母爱实验,看了这个实验大家可以从反面深刻地感受到:如果父母从小缺乏对孩子的陪伴,那对孩子来说影响是很残忍的。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著名动物心理学家哈洛做了一系列的母婴分离实验,他选择的是和人类非常相似的恒河猴,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人类母婴分离之后的真实情况。

在这个实验中,工作人员把刚出生的小猴子和猴妈妈分开,然后在小猴子的身边放了两个高度仿真的妈妈:一个是铁丝妈妈,有奶瓶但是很坚硬,另外一个是布料妈妈,没有任何吃的但是很柔软。

真实的实验呈现是这样的:小猴子一直都呆在布料妈妈身上,她整个身子都会很放松地趴在布料妈妈的身上,神情也比较松弛,很有安全感,而她只有在饥饿难忍的时候才会到铁丝妈妈身边喝奶,喝完奶后马上又会回到布料妈妈身边呆着。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有奶并不就是娘,除了食物之外,对孩子最重要的是母亲的安抚和怀抱,因为只有这样的温暖的怀抱才能满足猴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它安全感。

其实,这个实验最残酷的地方在于:哪怕是那个可以一直待在布料妈妈身上的小猴子,它长大后也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和暴力倾向,而而且情感冷漠,无法和其他猴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真正的妈妈并没有陪伴过小猴子的成长。

所以,作为妈妈,要想孩子长大后依然还能和自己保持亲密关系的话,一定要在生活中真正地陪伴孩子,这种陪伴最好是高质量的陪伴。

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很简单,首先是孩子要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哪怕不能一整天陪伴,但是要早晚上下班都能看到孩子。

其次,在陪伴孩子时能够全程放下手机,陪她玩幼稚的游戏,陪她看书,陪她做她想做的事情,并且融入其中,这样的时刻最好一天都能都半个小时以上。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她能在每天和妈妈的相处中感受到爱,情感需求得到及时的满足,她的情感充盈,自然会把这种爱反馈给父母,和妈妈的关系自然就会亲密。

第二件事:表达

因为受到传统的影响,我们对于家人情感的表达往往很含蓄,哪怕再爱孩子,很多妈妈也不习惯表达出来,但是爱真的需要多表达,而且要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用科学的方式表达爱,而父母的爱是孩子获得“温暖感”的最直接来源。

首先,孩子小的时候要多说,明确表达爱。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去表达对孩子的爱,比如平时经常说:宝贝,妈妈爱你,或者下班回家后,第一时间拥抱孩子,说:宝宝,妈妈太想你啦。这种直接的爱的表达,能够让孩子强烈地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

刷到过一个视频,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妈妈坐在床上陪着孩子,因为二宝还比较小,她手上紧紧抱着的是二宝。

此时,大宝打了个滚,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她看到妈妈抱着妹妹而没有抱她,她就对妈妈说:“妈妈,你把宋佑佑放下吧。”

妈妈一听大宝这样说,就想着两个一起抱着,和大宝说:“宋佑佑坐在妈妈的腿上,暖宝坐在妈妈的怀里好不好?”

但是大宝明显不愿意,妈妈看出来大宝的想法了,马上问她:“你想妈妈光搂着你是不是啊?没问题,去吧,宋佑佑。”

一说完,马上把二宝放到旁边去,直接抱起了大宝,温柔地摇了起来,此时大宝忍不住对妈妈说:“妈妈,我好爱你。”

很多网友听到这句话都忍不住泪目了,试想,在这样的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她和妈妈的关系能不亲密吗。

其次,孩子青春期要少说,含蓄表达爱。因为青春期是孩子成长阶段最为特殊的一个时期,这个时候表达爱要含蓄一些。

我一个同事,她女儿在初三时,曾经向她表达自己有很多悲观的想法,她听了后深受震惊,因为她真的没想到孩子竟然会这样想。

但是她没对孩子的想法进行任何的评价和指责,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妈妈知道了。”从那之后,她每天都按时下班,中午也抽空回家陪孩子,陪孩子做饭,陪她学习做作业,整整一年,孩子才有这种消极的状态下走出来。

所以,对于青春期孩子爱的表达就是:少批评、不指责、多陪伴。

第三件事:支持。

首先说明,支持并不意味着自己就可以啃老,但是父母的支持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很重要。

我的一个朋友,她的父母就是这样无条件地支持她,高考选志愿时,她选了很冷门的哲学专业,因为她对这个很感兴趣。父母其实很希望她报汉语言文学,将来可以当老师或者考公务员。

但是他们也只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最终还是支持了女儿的选择,选了哲学专业。

然后,我朋友继续读研究生和博士,毕业的时候都都27岁了,父母其实很希望她读完研究生就出来工作,然后考虑个人问题,但是看到自己女儿坚决要读博,他们也没有再阻拦。

就这样,我朋友就是在父母的一路支持下走到现在,虽然读了冷门专业,但是因为学历高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了家庭和孩子,现在过得很幸福。

她无限感慨地和我说:“要不是父母这么支持我,我走不到今天,是他们的支持给了我底气,让我知道哪怕我失败了还可以有个温暖的港湾。”

所以,我朋友和父母的关系一直非常好,和妈妈更是亲密无间,因为她知道父母永远都是她人生的支持者。

希望父母也能够用心做好这些事,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女孩养育,有十四年的教育工作经历,有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证书,和大家一起分享家庭养育知识。

往期佳文推荐:

资深教师:幼儿园毕业的暑假,孩子培养三种能力,小学成绩更优秀孩子沉迷手机成绩直线下降,父母不让玩是下策,这些招一定要学幼儿园三年让孩子做好两件事,小学后家长少操心,学习成绩更优秀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验证明长大后依然能和妈妈亲的孩子,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