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论坛

首页 » 常识 » 生活环境 » 职场人怎么用系统思维给自己充电
TUhjnbcbe - 2024/11/5 8:45:00
白癜风能冶吗 https://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

我们之前说过,因为互联网时代行业的崛起和落寞速度都在加快,专业终身制就成了风险,避险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快速学习的能力。

但是很多小伙伴身在职场,只要这一秒没有被优化(大公司把裁员美其名曰优化),就好像这事距离自己巨遥远,再者说,很多小年轻参加工作的初衷就是为了摆脱读书学习的桎楛,这就是典型的“脑子不清楚”,上学的时候因为年龄不到心智不熟做法叛逆可以理解,但是既然参加了工作总得想想怎么赚钱吧。

只要深一步思考过赚钱这事,就一定不会赤裸裸地排斥学习了。

按照李笑来的说法,赚钱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出售个人的时间赚钱,二是把自己的时间出售很多次,三是购买他人的时间赚钱,一种比一种高级。

我们逆向来看,当你现在没有能力创业当老板或者搞投资的时候,其实你是没有能力购买别人的时间为你赚钱的,当然,你要是有闲钱买点基金或者搞个定投也是在买基金经理的时间,但是这是一个需要慢慢和时间交朋友的长期事业。

再一个,如果你现在没有一技之长,根本不能发明创造一个受到市场欢迎的玩意,那就谈不到把自己的时间销售很多份。周杰伦可以出一张专辑后,睡觉时躺赚,这叫花一份时间搞一个作品,然后一个作品被不计其数的人无数次购买。看到这种模式,你看到的学习技能的价值就开始飙升了,恨不得自己也能像某个作家一样能瞬间搞一本现象级的畅销书出来,或者能像一个资深码农数周搞出来一个代码出来。

如果不能这样,那就只剩下一种更高效的赚钱方式了,那就是把自己单位时间的价钱卖得高一点,这个靠什么?学习嘛。

想想看,你和我都是打工的,都在卖自己的时间赚钱,凭什么老板给我价钱低,给你的价钱高?

无他,唯价值尔。

因此,提升自己的单位时间价值才是打工思维的升级版,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才会去求“怎么能保证工作和充电两不误”的灵丹妙药。

对于学习充电,每个人因为天赋不同所以各有章法,但是有个坑是很多人刚开始都避不开的,那就是好不容易觉醒到了充电的重要,但却因为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徒劳无功。

依我看,要想体系化学习,又能学有所获,系统化思维是学习的好工具。

系统化思维是一个叫巴里的博士在年才提出来的,可以很好地弥补单向度的线性思维带来的缺陷。

所谓的线性思维就是套用公式之后就可以得出结果的不拐弯的直线思维方式。比如说,如果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我们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苹果掉落的速度和掉落的地点,但是把苹果换成一片树叶,那牛顿第二定律就失去作用了,因为树叶太轻,还要受到风力的影响呢。

换句话说,稍微复杂一点问题用线性思考就行不通,但是偏偏我们人性是趋难避易的,总是习惯性地想用一套打法去摆平所有的事儿。

反之,系统思维鼓励我们聚焦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看待事情,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各个部分。系统思维教我们把一个系统内的要素、关联和功能找出来,比如公司这个系统,要素就老板,股东,管理人员,员工,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就是公司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盈利,甚至为社会做贡献。

同样的,我们把你的职场学习充电当成一个系统看。你、学习对象、学习时间,就是要素,连接这些要素的是学习方法,学习最终达成的目需要你根据自身情况自定义。我们如果对每个要素感知得越深,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这样说还是有点笼统,咱们来拆解一下。

先说说各个要素。

一、你要对自己有足够认识。

举例来说,有的人是晨型人,有的人是夜型人,你是哪一种类型?你的精力在什么时间最高效?

顶级作家村上春树每天6点就早起写作,一写就是5、6个小时,因为他知道早上是他最高效的时间;

再比如,画家何多苓,每天都凌晨一两点睡觉,第二天10点点才起床,晚上才是他才思泉涌的时候。

此外,你是听觉型的人还是读者型的人?眼睛和耳朵是我们知识输入的媒介,有的人听力溜得一批,有的人看书或者观察理解速度会更快。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就喜欢看长达几十页的报告和一连串数字的报告。

再者,你是更内向还是更外向?比如名嘴老梁(梁宏达),他是一个碎嘴子,只要学到点东西逮谁给谁说,一来二去,知识反刍,记忆就会深刻,我认为他算是费曼学习法的极致践行者了,但有些内向的人根本突破不了自己,那把你学到的写出来不就完了。

人本来就是复杂动物,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自己,所以模仿别人套用到自己身上很可能会弄巧成拙,通过对自己的了解,给自己这副躯壳量身定做方法更为可行。

二、把学习的对象归门别类,划分重要等级。

在职场中边工作边充电,就不要遵从孔子那套“活到老学到老”古板说法了,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生有涯而知无涯”,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你对你最重要的知识,那大概率你会猴子捞月一场空。

把学习对象归门别类,划分重要等级,就是要清晰地知道你要学习的内容是啥?

比如,你是一个刚毕业的职场新人,那么快速适应职场,学习必要的职场技能和向上管理技能,就是你当务之急要做的事情;如果你所在的行业特别需要金融学知识和沟通技巧,而你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那你就不要成天总是虚头巴脑的一味搞关系社交了,那就先想想怎么让自己盛开吧,蜂蝶会不请自来的。

如果你是一个能力和专业储备都很强的人,那你需要的可能是职业习惯的养成和管理进阶学习。

总之,你要理顺你的学习对象(学什么),并且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计划,凡事总有个先后顺序,学习也一样,切不能饥不择食。

三、你要对你有限的学习时间做一个清晰判断。

职场不比学校,挣钱还是第一位,没有谁能匀给你大片时间让你充电。你要做的就是主动积极地分配你的时间和精力,保证效率最优。

我之前多次提到过注意力这个概念,它简直太重要,不管从哪个角度说,注意力都比时间重要,时间比钱重要。

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大佬们都通过冥想让自己变得更专注,像是死去的乔布斯,还有比尔盖茨等。

日本有个神经科的医生叫桦泽紫苑,他也是一个作家和自媒体高手,年纪轻轻就出了几十本畅销书,还不耽误人家每年海外旅游,每周去电影院看电影,正经工作没有一样落下的,还不忘当个自媒体大V。他写了一本时间管理的书《为什么经营都是时间控》,其中所有科学的方法都在强调一个事情,就是怎么让你的注意力在最集中的时候干最重要的事。

我们职场人的充电一般都是在早上上班前或者下班后,这段时间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精力。

值得一提的是,碎片化时间是我们极容易忽略的,有些人根本不把他放到眼里,实际上碎片化时间能给我们带来的东西很多。

说到碎片化时间,有一个名词介绍给大家:时间颗粒度。你把你的时间分成一个个小的单位,分得越是细致,你的时间观念越强,假以时日,你会更清楚的知道你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能做多少事情。比如,一个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的人就比时间颗粒度为1个小时的人更守时。我们都知道的柳比歇夫就是一个时间感知的奇人(之前说过,就不赘述)。

桦泽说过一个15-45-90分钟原则,人的高度专注时间一般只有15分钟,你想这不算一个碎片化时间吗?同声翻译需要的就是高度注意力,15分钟就换一个人。

同样的,你要是给自己安排一个时间做事,拆分成四个15分钟,效果会更高效。

碎片化时间从哪里来?不言而喻,磨洋工和玩手机的时间换来的。比如,领导安排你一个任务,你感觉自己干不了,一旦畏难情绪上来,很有可能就开始各种摸鱼,反正就是能拖则拖,这就是磨洋工,不会就问,只要是快速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的事情,多干。

顺便说一下,发呆不是浪费时间,他是降低我们联想壁垒和头脑风暴的一种方式,但是跟发呆有点像的过度思考就要不得,他会像从池子里舀水一样,一点点把你的注意力消耗掉。

再说说关联要素:学习方法。

怎么学习这事,感觉现在越来越重要。稍有不当,感觉就是在误杀时间。

对于学习方法我说两个宝藏概念:一是费曼学习法,二是中轴线思维。关于它俩我不准备说太多,只要讲明白就行。

费曼学习法。有点文化的都知道费曼,一个思维极其敏捷的物理学家,他算是一个π型通才,啥都懂,还很精通,这源于他的超强的学习力。

他创造的费曼学习法的精髓很简单,就是学到什么东西后,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他讲出,直到别人能听懂。

高手和低手的区别也源于此,低手总是故作高深,把一个本来不难理解的事情说得非常复杂。

此外,学习的本质其实在于提取,学到一个东西,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他说出来,等用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玩意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就是死活想不起来,这就是装进去提不出来的结果,所以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经历揉一下,用自己的方式说出来,也是为下一次更高的提取做准备。

中轴线思维。输入决定输入,这应该没有人反驳吧,这和吃饭拉翔一个道理。学习的时候要注意输入到大脑的东西,特别是当你对一个领域还没有多少概念的时候,首先要保证大脑吃进去的是经典,让大脑对这个领域的知识保持一个不偏不倚的中立观念。这就是中轴线思维。

这也是我不提倡刷短视频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你新接触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是从旁门左道来的,那么你的思维方向一旦跑偏,就很难纠正,这也是首因效应在发挥坏作用。

但是如果一上来我们就用中轴线思维去筛选一下大脑吃进去的东西,以后即便是看到了胡说八道的观点,不但骗不了我们,反而对我们来说能起到“反脆弱的效果”

建立中轴线思维就是要对这个领域内的名词、概念要有一个全面认识,最好的方法是请教本领域的专家或者读一读这个领域的经典书和正统文献。这样就能建立一个全局的意识,就能更清楚地知道你要在这个领域内迫切想要得到的什么,然后向人和书取经就行。

最后说说学习目的。

职场充电是很功利的,就是要提高自己某方面的技能或者恶补专业的不足。所以无问题不学习,这才是有效达到目的根本。

试想一下,如果你总是泛泛地知道要去读一读某方面的书,那大概率你的行动力就不会强,有个逻辑是这样的,行动力就是清晰力,清晰力就是提问力。

有人总问拖延症怎么解决,如果有心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清晰地列出自己的计划,当我们列出的计划越是具体,行动力就会越强。同时,当我们要列出具体计划的时候,就会有更加具体的问题等着你来解决,比如A和B的时间冲突了怎么办?如果B工作没有按照预定时间完成,或者有临时工作打乱了我的计划怎么办?

再举个例子。大文豪苏轼担心自己的侄女婿王庠学习掉坑里,就给他写了一封信,里面提到一种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读书法。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就是每次读书只搞懂其中的一个问题,比如第一遍搞懂政治,第二遍搞懂兵法。我记得有人在知乎上问:怎么读懂二十四史?马伯庸推荐的就是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知识越是浩瀚,越是要提出问题。

因此,只有把当前自己的问题具体的列出来,才能让自己的行动更加明确,才能达到目标。

我这么几年给自己定的一个规矩也是,无问题不学习,学习不如断舍离。

此外,关于充电目的一定要说的,就是以终为始的习惯。这是史蒂芬柯维给高效能人士的第一习惯,用在这特别合适。

我们经常犯一个错误,好不容易让自己干点正事,本来目标很明确,上网就是奔着搞懂A问题去的,但是大脑又带着慢慢逃离你原来的目标,不知不觉网上冲了一个小时浪。所以关键是目标意识得强,想要分神跟着香车美女和沙雕走的时候,想想你是来干嘛的,一旦追着源头,就能及时把自己拉回来。

一口气写了将近字了,还是潜意识觉得这事非常重要,昨天看了一个帖子说,人刚到中年的时候还义愤填膺的对社会不服气,慢慢的就不叫嚣了,过了40岁以后,这辈子就彻底定型了。关键是评论区很多人都有同感,好像这事就是普通人的一个诅咒,到晚上跟孩子一块读颜真卿的《劝学》,读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恨读书迟”的时候,啰里啰嗦说了好半天。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千万不要辞去一份工作专门去学习,如果有了大把的时间,你反而会不得其道,效率低下,想想你上学的时候就知道了,正是因为有大把的时间让你去充电,你才没有好好珍惜。如果你去健身房办一张健身卡,不限次数和时间,估计半年你都不回去一次,但是如果限定你这张卡每周只能去一次,反倒你会紧出来时间。

希望对你有启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职场人怎么用系统思维给自己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