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论坛

首页 » 常识 » 种类 » 听了大运河水猴子的故事,我不由想到传说中
TUhjnbcbe - 2020/12/14 19:26:00

古城淮安,是大运河与淮河交汇之地。

在一个饭局上,一位当地的朋友偶然讲起自己的一个故事:

他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在运河边长大。每到夏日,就和小伙伴们整天泡在河里嬉闹,那是他们的乐园。然而在一次经历之后,他却对门前的河水有了敬畏之感,甚至是深深的恐惧。

一个傍晚,他和一个小伙伴发起比赛游泳,看谁先游到对面的石桥。两人扑通跳进水中,游向目标,眼看到桥边了,忽然,他感到一只手在抓他的脚脖子,他以为那是小伙伴耍赖,一边用力蹬开,一边把头扎入水中向后看,只见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紧跟在后面。此时,那影子又一次抓住了他的脚踝,那是一只冰冷、有点毛茸茸的手,绝对不是小伙伴的手。他吓坏了,再次拼命甩开,冲刺到桥墩边,蹿上了岸,再回头看时,水面恢复了平静,根本没有谁追过来。这时,身边响起了哄笑声,一起比赛的伙伴已经先到了。

定了半天神,他把刚才的经历跟桥边的几个伙伴们说了,大家半信半疑。他不敢再游水回去了,从岸上绕了个大圈子回了家。他想,自己肯定是遇到“水猴子”了,就是民间传说像猴子一样生活在水底专门害人的生物。

他说,当时的那种恐怖感终生难忘。

事情的真假或许很难说清,饭桌上的听众们听得入迷,便感觉足矣。

听了他的故事,我便提起了淮安一个著名的怪兽:无支祁。

说这个怪兽著名,也只是对于熟悉古典神话的人来说。其实当地人很少有人听说过它。不过,深受“无支祁”影响的一部书和一个人物在当地却是大大的有名,那就是《西游记》和孙悟空。因为《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淮安人。

(《西游记》是否为吴承恩所写尚有争议,本文不论这些。)

唐朝永泰年间,楚州(淮安的古称)有个渔夫夜晚停船在龟山脚下钓鱼。忽然发现,不知道什么东西把鱼钩给挂住了,怎么也拽不上来。他是个游泳高手,就潜入水下去解鱼钩。他顺着鱼线居然潜下去五十余丈(约为今天的米以上,夸张不?),才发现鱼钩钩在一条无比粗大的铁索之上。

他摸索着寻找铁索的另一头,却发现铁索一圈圈地盘绕在山脚的岩石上,根本找不到头。他浮出水面,越想越觉得奇怪。第二天,他不敢隐瞒,把此事报告了刺史李汤。如地方上有异常情况,官员必须要调查清楚,所以刺史李汤便派了数十个游泳高手跟渔夫一起再次潜入龟山旁的水底。

果然,发现了巨大的铁索,因水下漆黑无比,山石错综复杂,根本寻不到铁索尽头,拽它则是纹丝不动。众人上岸,商量出一个办法:

找来五十头牛,并排套好,再用结实的链条一头栓缚在牛身上,另一头则带入水底固定在大铁索的一端。然后,驱赶岸上的五十头牛一起拉拽,终于铁索发出嘎拉拉的响声,群牛开始吃力地向前移动着。就这样,巨大的铁索被一节节拽出了水面,成百上千的百姓在岸边围观,等着看到底会拽出什么来。

本来是风平浪静,可是随着铁索不断被拽上岸,水面上突然泛起了波涛,渐渐地天昏地暗,风高浪急,人们害怕极了,可是眼瞅着铁索被拉上岸,又好奇地不忍离去,要看个究竟。突然,水面波翻浪涌,铁索的尽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怪物。

这是一只被铁索捆绑住全身的大猿猴,竟有五丈之高(约为今天的15米以上),它长着雪白的头发,脊背上的毛发像剑戟一样高耸,牙齿在日光照耀下映射着寒光,四个锋利的爪子黄金一般光亮夺目。

只见巨兽分波踏浪,自己走到岸边蹲下身来,它蹲踞的样子也跟猿猴一模一样。此时,它紧闭双眼,似乎还不能适应陆地上的光线,昏昏沉沉,好像还没睡醒,眼眶和鼻孔中不断有体液流淌下来,如同泉水奔涌,味道腥臭不堪,围观众人纷纷掩住口鼻。

刺史和众人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站在远处观察它的举动。过了很久,巨猿伸开双臂挺直脖颈打了哈欠,突然睁开了两眼,目光如同闪电一般,照得人心胆俱寒。它看到了围观的人群,皱起眉头,表情愤怒,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吼声,接着攥紧拳头,迈开大步,朝着人群走了过来。

众人哪里还敢围观,发一声喊,四散奔逃,兵丁们也是护着太守迅速逃离到了更远之处。有胆大之人看怪物没有追来,又停下脚步,躲在半山腰上,继续看它行动。

只见巨猿不再追赶人群,把目光转移到拉铁索的群牛身上。它伸手抓住铁索,一点一点地往回拽,群牛被它拽得东倒西歪,再也无法前进。巨猿缓步向水中走去,铁索和上面的几十头牛就像它的玩具一样。慢慢地,它的身子被水淹没消失,挣扎的群牛也化作水面上的一个个气泡。

所有的人大气不敢出,傻傻地看着巨猿带着五十多头牛潜水而去。

此事被唐人韦绚详细记录在他的《戎幕闲谈》一书当中,在另一部唐人史书《唐国史补》中也有简约记载。

永泰中,李汤任楚州刺史时,有渔人,夜钓于龟山之下。其钓因物所制,不复出。渔者健水,疾沉于下五十丈。见大铁锁,盘绕山足,寻不知极。遂告汤,汤命渔人及能水者数十,获其锁,力莫能制。加以牛五十余头,锁乃振动,稍稍就岸。时无风涛,惊浪翻湧,观者大骇。锁之末,见一兽,状有如猿,白首长鬐,雪牙金爪,闯然上岸,高五丈许。蹲踞之状若猿猴,但两目不能开,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秽,人不可近。久乃引颈伸欠,双目忽开,光彩若电。顾视人焉,欲发狂怒。观者奔走。兽亦徐徐引锁拽牛,入水去,竟不复出。时楚多知名士,与汤相顾愕悚,不知其由。尔时,乃渔者知锁所,其兽竟不复见。

——《戎幕闲谈》

楚州有渔人,忽于淮中钓得古铁锁,挽之不绝,以告官。刺史李阳大集人力引之。锁穷,有青猕猴跃出水,复没而逝。

——《唐国史补》

这些书籍不但记载在发生在本朝的巨猿水怪事件,而且还给出了这只水怪的来历。

这只水怪名叫“无支祁”,在两部古书上早有记录,一部是古本的《山海经》,一部是古本的《岳渎经》,不过今天都已失传了。

上古大禹治水时,三次来到桐柏山。这里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电闪雷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地的各路神怪都表示不服啊。五伯兴波作浪,天志起兵作乱,大雨调动不了他们参与治水工作。大禹怒了,召集了百种神灵,又找来了夔和龙和桐柏山神千君长。

接着,便把不服管束的鸿章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给囚禁起来,又捉住了淮河、涡水的水神——“无支祁”。

无支祁是个什么样子呢?它很擅长谈话应对,也就是说知识渊博,头脑敏捷,口才出众;它能分辨长江、淮水的深浅,以及平原沼泽地带的远近。也就是说非常熟知水情,因此,有了它的指点,治水会相当省力。

它的模样就是一只猿猴:小鼻子,高额头,青色的身躯,白色的头发,目露金光,有一口雪白的牙齿。它的脖子伸出来足有一百尺长(约为今天的30米,吓人不?),力气超过了九只大象。他擅长攻击搏斗,奔跑腾跃起来灵敏迅捷。虽然如此“能文能武”,但也有个弱点:不能长久听声音、看东西。(猴子嘛,专注度一向很差,可以理解。——探谜君注)

大禹把它交给一个叫“章律”的神管束,它表示不服;把它交给一个叫“鸟木由”的神,也管不了它;最后,交给一个叫“庚辰”的神,才把它镇住。当时,有上千个各路妖精怪物奔跑号叫,环绕簇拥着无支祁,帮它一起作乱,庚辰把它们都打跑了。

庚辰给无支祁的脖子套上一条大铁锁链,鼻子穿上巨大的金铃铛,押送到淮阳县龟山脚下囚禁。从此,淮河水可以平安地流入海里。从庚辰震慑住无支祁以后,人们一旦害怕淮河泛滥发生洪灾,就会绘画无支祁的图形以保平安。

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窬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章律,不能制;授之鸟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木魅水灵山妖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十载,庚辰以战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图此形者,免淮涛风雨之难。——《戎幕闲谈》

后有验《山海经》云:“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唐国史补》

听罢无支祁的故事,很多人觉得,如果真有水下捣鬼的水猴子,说不定就是无支祁的猴子猴孙呢。

而这个无支祁,更是与《西游记》与孙悟空有扯不断地关系。

例如在元人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就说,孙悟空和无支祁是兄妹关系,“二妹(是)巫枝祗圣母”。

今天有些《西游记》的研究者更直接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来源就参考了唐人笔记中有关无支祁的传说。

而且,《西游记杂剧》把无支祁设定成女性,似乎也有渊源,那么凶的一个家伙居然是个雌性动物,它要是不说,读者们还真是想不到。

其实,就在通行本的小说《西游记》中这个无支祁也以“匿名”的方式出现了。

书中说,盱眙山(也就是今天淮安一带)有位法力无边的佛门神灵——泗州大圣国师王菩萨,他带领手下的小张太子和四大神将,“昔年曾降伏水母娘娘”;最近则又降服了淮河中的另一个水怪——水猿大圣。

奈时值初夏,正淮水泛涨之时,新收了水猿大圣,那厮遇水即兴,恐我去后,他乘空生顽,无神可治。

在小说《西游记》里,淮河中有两个水怪,一个是水母娘娘,显然是雌性;另一个则是水猿大圣,通过上下文叙述感觉应该是雄性。

虽然书中再未详写关于淮河水怪的事,但是通过“水猿大圣”的这个名字,我们也能猜到这个怪物,第一,是猿猴的样子;第二,也称为“大圣”。这不就是“无支祁”吗!而且它还和孙悟空的“齐天大圣”之名相仿佛,更是隐隐透露了二者之间有微妙的“亲缘关系”。

至于说《西游记》为何要添加这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处“闲笔”,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但至少我们由此发现:

淮河水怪无支祁确实和孙悟空有着奇妙的关联。

探谜古小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了大运河水猴子的故事,我不由想到传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