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经典70后丨卢一萍论34万字,读完约
TUhjnbcbe - 2021/5/10 16:53:00

如果从年70后作家以群体姿态

登上文学的大舞台开始算起

已有25个年头,如今

70后一代已然成为中国文学

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已经出现了

一批有经典品质的作家和作品

此前本平台发出了:《弋舟论》《李浩论》

《阿乙论》《付秀莹论》

《盛可以论》《田耳论》《张楚论》

今天我们带来了《卢一萍论》

此后《作品》杂志还将持续

完成70后一代的经典化

让我们拭目以待

卢一萍论

文/杨靖媛

对生活在这片广袤国土上的大多数人而言,帕米尔高原是绝对意义上的“异域”——遥远、荒蛮、语言不通、景象宏阔奇异,一个若非刻意而鲜少有可能亲临的抽象地名。二十多年前,来自四川大巴山深处的汉族人卢一萍却满怀欣喜地与帕米尔相逢,不是作为匆匆过客,而是一株甘愿于冻土扎根的棱狐茅,以风沙与寒荒作养料,决意在那常年缺氧、远离尘嚣之境绽放独属于己的生命绿意。

在这个高度景观化的时代,多年的高原生活和少数民族文化浸润显然为一位高原来客的履历增添异彩,而对一个立志以写作为业的人来说,这或许意味着更大的幸运。虽然反复咀嚼过寂寞和清冷,但卢一萍拥有了无论前辈还是同代作家都难以获取的人生体验和写作资源:喀喇昆仑的高绝于世,雪岭冰峰的静寂无声,与亘古同在的戈壁狂沙,塔吉克族生于马背死于马背的忠贞诺言,连同半个多世纪以来由进藏先遣队、驻疆部队、生产建设兵团等无数远道而来的年轻人留下的泪与歌……这些或虚或实、或近或远、或灰暗或绚烂,但无一例外闪耀着强烈生命光彩和原始活力的素材将卢一萍包裹、笼罩,宛如慕士塔格峰投下的巨大日影,不仅成为其小说创作的主要背景与基石,更为其创作观念与创作风格的形成厘清了来路。

比驻疆岁月更漫长的是卢一萍的军旅生涯。一九九〇年,十七岁的卢一萍参军入伍,直到二〇一六年在成都脱去戎装时,他才得以点验这一身征尘的沉甸甸的分量。“军旅”成为卢一萍小说创作最突出的一条脉络,从早年的中篇小说《远望故乡》《如歌军旅》到二〇〇〇年前后中短篇小说《七年前那场赛马》《二傻》《天堂湾》《索狼荒原》《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荒漠》《刘月湘进疆踪迹史》《银绳般的雪》《哈巴克达坂》以及至长篇小说《白山》,军旅题材贯穿了卢一萍的写作历程,也成为其探索和实践自身创作理念的独特领域。

若认真回溯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创作,再对作家历来的创作谈稍加了解,我们或将发现,卢一萍曾是一位热衷尝试实验性写作的青年作者,他较早的作品《激情王国》《寻找回家的路》《精绝》《姑墨上空的云》以及写于九十年代末、近二十年后才得以删节出版的长篇小说《我的绝代佳人》等,无不饱含着梦幻迷离、虚无缥缈、抽象跳脱的意蕴,与当年风靡一时的先锋写作一母同胞。但在我们惯常接触的军旅题材创作中,传统现实主义似乎早已打下一统江山的格局,即便进入本世纪以后,广受新写实主义趣味影响的新生代军旅作家们普遍展开“私语化”写作,主动脱离了宏大崇高等强势语境,但真正归属先锋派的写作技法与风格依然极其罕见。自然,现实军旅题材所呼吁的阳刚劲健的审美属性、积极正面的价值依归以及符合主流价值期待的英雄形象,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先锋写作有着太大差别,这种差别基本可说是难以调和的,是源自创作根基上的殊异而非作品面貌上的不同。但卢一萍恰是一位走钢索者,他选择用双手捧托一根长长的平衡杆,在细细钢索上谨慎前行。平衡杆的一头是现代主义的荒诞奇谲与大胆解构,另一头是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厚重和庄严,两头似天各一端,绝难持重。执杆者须时刻拿捏好分寸与角度,偶尔的倾斜、瞬间的取舍、微小的调度、迟缓的挪移,一切都是为了平衡,而平衡是为了不断向前迈步。

钢索很细,迈步很险,前进很慢,执杆者需要付出巨大耐心与漫长时间,还要承受失败的可能。而卢一萍,已在这钢索上孑身独行多年。

一、西部高原心灵史

早在二〇〇四年,卢一萍就入选了丁帆主编的《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被正式列入西部作家行列。一直以来,“西部文学”并未从文学史的角度获得精准的定义,因它指向的文化与地域范围较为宽泛,又一直处于历史和政治背景的变动之中。作为华夏文明的一脉,“西部文学”既涵括陕甘一带的黄河气韵,又具有与汉文化大相径庭的多民族风貌、与农耕文明全然不同的游牧文化属性,遂成特点鲜明而难以定论的一个范畴。

也因如此,在西部出生或曾在西部生活的作家固然多矣,却并不都能以“西部作家”来论,而但凡是书写西部故事、表达西部情感、塑造西部品格的作品,无论作家是否是真正的西部出身,却都可看作是“西部文学”。也是以此为据,卢一萍从文学史的角度被纳入当代西部文学版图,成为与刘亮程、红柯、董立勃、雪漠等本土作家一同书写西域经验的作者。同时,外来者的视角赋予他的西部写作以本土作者难于具备的异质眼光。面对如此陌生和辽阔的疆土,卢一萍以脚步丈量的方式贪婪积攒着新鲜经验,在日后的创作中,他的叙述涉及过西部口传史诗的神秘悠远、边塞古韵的雄浑瑰丽、地理空间的多姿和风土人情的醇厚,还有全球化境遇及现代都市文化渗透下内陆边疆地区普遍出现的文明冲突……我们看到,他者站位所带来的深入观察与虔诚信徒般的景仰热爱合而为一,在多元文化因子的共同作用下,这位曾沉溺于梦幻和感伤的先锋作者逐步猎获了更宽广的写作视野、更旷远的精神追求和偏向超验形式的审美趣味,终于写下专属他个人的西部高原心灵史。

围绕西部高原展开的创作给卢一萍的小说带来丰富且具象的异质感。在无论成熟还是年轻的作者们都急于规避同质化、类型化写作的当下,“异质感”是个广受追捧却也老生常谈的概念。但究竟何谓异质感?怎样的作品可算富有异质感?不管现实还是小说似乎都难于为我们提供答案。在风格各异的装裹下,题材与思想的趋同为当代作家对文本异质感的追求竖起了最大屏障,强大的景观布道更是将作者们视为珍宝的经验世界肢解得七零八落、处处雷同。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自军校毕业赴新疆边防团任职的卢一萍,在一个如此恰当的时间远离尘嚣,错过了世俗人心在社会转型期的裂变,走上和绝大多数自乡村融入城市的同代作者迥然不同的道路。从那以后,“南部新疆和藏北高原,也就是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和阿里高原之间沙漠、绿洲和冰峰雪岭之间那块荒芜之地”成为他独属的迦南美境:他为聚居着多个游牧民族的塔合曼草原写旧日的抒情诗(《七年前那场赛马》《等待马蹄声响起》《帕米尔情歌》等),为干旱辽阔的南疆荒原记录从前的奋斗史(《索狼荒原》《快枪手黑胡子》等),更为高海拔生命禁区的那些无声传奇镌刻墓志铭(《白山》《天堂湾》等)。

受益于地域的奇特和题材的新异,卢一萍的写作涵盖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当代边疆军营景态、特殊历史时期的生命创痛等多重领域,不同领域还在文本中交叉重叠,建立起于世俗世界而言的距离感、陌生感。在这些文本中,我们看不到那些常见的议题,譬如当代人的情感与伦理困局,譬如个人成长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角力,譬如蓬松琐碎又真情实感的生活现场。

但边缘书写并不意味着小众,我们看到卢一萍作品不断变换的语境和调性,更
  阅:15.00元


  售:20.00元


  址:广州市天河龙口西路号广东文学艺术中心七楼

邮政编码:


  话:()
  


  真:()

征稿启事

《作品》杂志开设《网生代

大学生文学作品巡展》专栏,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在读)征集原创首发文学作品。来稿务必以中文简体形式投递,小说至字为宜,散文限字内,诗歌限行内。

投稿方式1:高校导师推荐。决定采用后,由导师撰写千字左右推荐语。

投稿方式2:学生直接投稿,决定采用后,学生请所在学校导师撰写推荐语。

投稿方式建议首选导师推荐,导师推荐稿件优先审核。稿件一经采用,即付千字至0元稿酬。

来稿请联系:《作品》杂志社周朝军编辑,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典70后丨卢一萍论34万字,读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