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论坛

首页 » 常识 » 生活环境 » 名著导读西游记七年级上
TUhjnbcbe - 2023/4/4 20:08:00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名著导读《西游记》(七年级上)

书名:《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类别: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成书

时间:明朝中期

1.了解《西游记》的写作背景,熟悉作者和作品的相关文化常识。

2.概述《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掌握经典情节概况,分析人物特色。

3.准确理解作品的主旨,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涵。

4.对作品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进行作品文本的分析及不同作品的比较。

一、

吴承恩(约-约),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山阳(今淮安市)人。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又家遭败落的小商人家庭,曾祖父吴铭、祖父吴贞曾分别任过县学训导、教谕。

吴承恩自幼聪慧好学,年轻时即以文著于乡里。《淮安府志》记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早年曾希望以科举进身,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以后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归居故里,放浪诗酒,贫病以终。

吴承恩自幼酷爱野史奇闻,喜读唐人传奇,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他晚年致力于诗文的写作,《西游记》便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吴承恩的诗文多散佚,现存作品除《西游记》外,还有《射阳存稿》四卷《续稿》一卷。

二、

吴承恩生活在明朝弘治到万历时期。当时,宦官专权、奸臣当道正是明代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政治十分黑暗的时期。一方面,市民的思想意识逐渐活跃,针对当时的腐败和世风的堕落,吴承恩表示悲愤,并给予尖锐的揭露和批评,发出“近世之风,余不忍详言之也”的沉痛感叹。另一方面,时代在呼唤着斩邪除妖的英雄人物的出现,吴承恩也敏锐地感受到了一股反抗封建制度的新气息,这为他创作《西游记》打下了思想基础。

三、

第一至二回

东胜神洲乃盘古开天辟地所留,洲上傲来国境内有一花果山,常年烟雾缭绕,恍若仙境。山顶一块仙石吸天地之灵气、曰月之精华,竟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机缘巧合下替群猴寻到涧水源头的“水帘洞”为住处,得到群猴拥戴被称为“美猴王”。

石猴在一老猴指引下远赴西牛贺洲,踏上寻找长生之道的路途。他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后被菩提祖师收为徒,赐名“孙悟空”。孙悟空不仅从祖师那里学得长生不老之道,还掌握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本领。后因在师兄弟面前卖弄本领,惹怒了祖师,被驱逐出洞。

第三至七回

回到花果山重新当上“美猴王”的孙悟空开始操练众猴,奈何没有一件称手的兵器,他跑去东海龙宫向龙王讨得如意金箍棒;又去阴曹地府,从生死簿上勾去自己以及整个猴属的名字。龙王和阎王纷纷向玉帝上奏,请求玉帝捉拿悟空。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招安的建议。召孙悟空到天庭做弼马温。孙悟空发现弼马温不过是喂马的末等职位心中不满,打道回花果山。李天王和哪吒父子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大败。太白金星再次招安,让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却偷吃仙桃偷喝仙酒,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还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逃回花果山。玉帝又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又战败。二郎神与孙悟空大战,难分胜负。后来太上老君使用金刚琢,生擒悟空。玉帝下旨处死悟空,但孙悟空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刀砍、火烧、雷劈都不能伤其分毫,太上老君将他置于八卦炉内烧炼四十九日,他依然毫发无损,甚至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祖,悟空的筋斗云跳不出佛祖的手掌心,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彻底失去了自由。

第八至十二回

五百年过去了,如来想在东土寻一位信徒西天取经,传播佛法。泾河龙王为了赢与算命先生袁守诚的赌,一时糊涂篡改了降雨时辰和雨量,还砸烂了袁守诚算卦的摊铺。袁守诚告诉龙王他这样违背圣旨,会被魏征砍头,劝他向唐太宗求情。唐太宗梦到龙王向他求情,答应了不杀他,并让魏征进宫陪在自己身边。谁知魏征梦里斩下了龙头。唐太宗梦到龙王来索命,寝食难安,忧思过重,不久就去世了,幸好魏征在阴间的朋友崔珏给他加了二十年的阳寿,太宗才得以还阳。太宗还阳后大赦天下,严禁毁谤僧佛。这时,玄奘被推选出来主持水陆大会,太宗将观音献上的锡杖、袈裟赐予玄奘,玄奘从此踏上了取经之路。

第十三至十五回

唐僧一路西行,救出孙悟空并收其为徒,赐名行者。师徒二人继续取经之路。二人遇强盗拦路抢劫,悟空将其全部杀死,引唐僧不满,师徒二人生了嫌隙,孙悟空一气之下驾着筋斗云跑了。观音教授唐僧紧箍咒,孙悟空也听从了龙王的劝告,重回唐僧身边。二人路过蛇盘山时,唐僧的马被洞中的恶龙吃掉了。观音赶来后将恶龙变作白马,让其做唐僧的坐骑。

第十六至十七回

师徒二人行至观音禅院,老住持看中了唐僧的袈裟,想占为已有,于是放火想烧死师徒二人。悟空借来避火罩罩住唐僧,用法术让火势变大烧了整个禅院。但袈裟被熊罴怪趁乱偷走。为了拿回袈裟,悟空上山寻找熊罴怪。正撞见熊罴怪与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开佛衣会的事,孙悟空现身打死了蛇妖变成的白衣秀士,并打死了一个小妖拿走它的邀请函,摇身变成老住持的模样去参会,却被识破。孙悟空去找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为道士,骗熊罴怪服下悟空变成的仙丹悟空在熊罴怪肚内翻江倒海,熊罴怪最终被观音收服。

第十八至十九回

离开黑风山,二人行路欲找人家歇息,正好碰上仆人找道士降伏高太公的妖怪女婿。孙悟空变成高小姐的样子,哄得猪妖把他背到了洞中,现出原形后二人大战,却得知猪妖也是奉观音之命护送唐僧取经的,就绑着他去见唐僧。唐僧将其收为徒弟,取法名猪悟能,别号八戒。原来这猪妖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触犯天条被贬下凡间,阴差阳错投成了猪胎。第二十至二十三回

离开高老庄,师徒三人在黄风岭遇到了黄风怪,黄风怪将唐僧掳走,并使出黄风与二徒打斗,孙悟空斗不过他,后来灵吉菩萨用飞龙杖将其降伏。师徒三人行至流沙河,唐僧被河妖劫走,观音帮忙叫出妖怪悟净,唐僧将他收为徒弟,师徒四人正式集结。师徒四人继续上路遇到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菩萨变成的一母三女试探取经禅心,唯有猪八戒禅心不坚定,没能经受住诱惑而被捆。

第二十四至二十七回

四人途经万寿山五庄观,观中树上结有人参果,十分珍稀,观主镇元子临行前吩咐二童打下人参果款待唐僧,唐僧不敢吃婴儿样子的人参果。猪八戒见后怂恿孙悟空偷了三个分着吃了。童子发现人参果少了,对唐僧师徒破口大骂,孙悟空一气之下毁掉果树。镇元子大怒扣下唐僧,幸得观音救活人参果树。镇元子开人参果会,款待大家,并与悟空结为兄弟。师徒四人在白虎岭遇到一心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白骨精先后变成的年轻妇人、老妇、老汉均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唐僧却责怪悟空肆意行凶,又听八戒挑唆,将其贬退。

第二十八至三十一回

孙悟空被贬退后回到花果山。唐僧误入黄袍怪的洞穴被抓,十三年前被黄袍怪摄入洞中的百花羞公主放了唐僧,唐僧给她的父亲宝象国国王送信,八戒、沙僧大战黄袍怪不敌,沙僧被擒,黄袍怪变为美男入宫拜见岳父,将唐僧变成老虎囚于笼中。白龙马变成宫娥袭击黄袍怪,不幸受伤潜入水中。八戒用激将法使悟空随他前去搭救师父。孙悟空去天界查访,星员将私自下凡的奎木狼叫回。悟空将公主带回国,并使唐僧恢复原形,二人重归于好。

第三十二至三十九回

师徒四人行至一山,悟空让八戒去探路,八戒被银角大王抓走。银角大王又用把戏抓走唐僧和沙僧。悟空偷换了妖怪装人的葫芦,变成老妖进洞,反被银角大王用绳捆住。悟空用法术脱身,又变成小妖偷走幌金绳。银角大王用葫芦装了悟空,悟空乃金刚不坏之身,哄骗妖怪得以逃出,又回来偷了葫芦将银角大王装入,银角大王瞬间化为脓水。金角大王用扇子扇出烈火,悟空不敌,故技重施偷了净瓶将其装入。唐僧受已故乌鸡国国王托梦,称现国王乃道士所化,自己于三年前被其推入井中,并留下玉珪为证。悟空找太子与王后确认此事属实。猪八戒到井下将国王尸体背回寺中,悟空向太上老君要了还魂丹,国王复生。假国王因害怕变作唐僧的模样,但他不会念紧箍咒,被众人识破。这道士乃文殊菩萨坐骑,受命来报国王当年浸其于御水河三日之仇。

第四十至四十二回

师徒四人路遇一个被捆住手脚吊在树上的孩子,孙悟空认出其为妖怪所化,唐僧却执意要救。妖怪叫红孩儿,因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而来,红孩儿用狂风卷走了唐僧,孙悟空只身去追,不敌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孙悟空找来龙王也无济于事。这红孩儿乃孙悟空结拜兄长牛魔王与铁扇公主之子,孙悟空先用人情劝说,红孩儿不听。孙悟空又变作牛魔王的样子,被识破。最后孙悟空请来观音,观音将其降伏并收作善财童子。

第四十三至四十六回

唐僧和八戒被黑水河妖抓到水底。沙僧与其水下大战却不敌。最后龙王命太子将妖怪收服。车迟国国王尊虎力、鹿力、羊力大仙,独尊道教。佛教徒被暴力驱使做苦役,被途经的师徒四人放走。孙悟空夜晚和猪八戒、沙僧溜进三清殿吃供品,恰遇国师率众道士求仙丹,三人化为三清以尿予国师。为求通关文牒,唐僧师徒与三大仙赌求雨坐禅等。孙悟空暗中使手段,三大仙皆输且死于非命,现出原形才知是虎、鹿、羊所化,四人得以通行,国王开始招僧。

第四十七至四十九回

通天河有一灵感大王,原是观音菩萨莲花池的金鱼精,他冒充神明,强迫村民每年为他祭祀一对童男女。悟空八戒变作童男童女献祭,与妖怪斗法妖怪逃走。灵感大王怨恨不得享祭,下雪冻结通天河,唐僧取经心切渡河,结果冰面破裂,唐僧被掳到水中。最后观音用鱼篮收走鱼精。一老鼋(yuán)驮着四人过河,交谈时老鼋托唐僧向如来询问他何时能修成人身,唐僧应允。

第五十至五十五回

四人行至金岘山,悟空用金箍棒画了一个圆圈来隔绝妖怪,让其他三人在圈内等候,自己去化斋。唐僧三人久候不耐,遂出圈至一人家,误入独角兕大王洞中。悟空与其交战却被其抛出的圈子套走金箍棒。悟空请来诸神帮战,皆不敌,诸神兵器亦被套走。原来此妖乃太上老君坐骑青牛,悟空请太上老君前来将其降伏。唐僧师徒行至西梁女儿国,唐僧与八戒误食子母河水而怀孕,悟空与落胎泉如意真仙斗法,命沙僧趁机取走泉水给二人落胎。西梁女王看中了唐僧并想以身相许悟空让唐僧假意应允,并用计逃出西梁女国。琵琶洞一蝎子精趁机掳走唐僧,悟空请来昴日星官打死女妖并烧毁妖洞。

第五十六至五十八回

悟空打死将唐僧吊在树上的两个强盗,师徒四人夜宿一老者家,遇其子与强盗谋财害命,得老者报信而逃。悟空打死追来的老者之子,唐僧盛怒下赶走悟空。假悟空现身打昏唐僧并夺走行李。沙僧拜见观音菩萨,正遇真悟空,二人一同回来。真假悟空相见,掀起一场场恶斗,一直闹到玉帝面前,难分真假。在灵山假悟空被如来认出是六耳猕猴所变,现了原形,被悟空打死。

第五十九至六十一回

师徒四人被火焰山拦住了去路,铁扇公主记恨其子红孩儿被他们降伏,拒不借扇,将悟空扇走。悟空找灵吉菩萨要“定风丹”后变成飞虫入其腹,在内翻搅。铁扇公主不堪忍受,借假扇于悟空。悟空发现扇子为假后赴积雷山找牛魔王借扇,趁其赴宴偷了他的坐骑辟水金睛兽,变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骗得真扇。牛魔王知晓后变成八戒骗回芭蕉扇并与悟空大战,悟空有八戒、沙僧和众神助阵,牛魔王被打败现了原形。悟空用芭蕉扇扇灭山火,四人继续西去。

第六十二至七十一回

四人来到金光寺,悟空在二郎神与梅山六圣的帮助下擒获国王驸马九头虫,夺回夜放霞光之宝。一老者化作阴风将唐僧摄去。此老者同另外三老乃柏、桧、竹、松之精。四老扬道,唐僧主佛。后化为树木被八戒耙倒。唐僧师徒小雷音寺拜佛,被困金铙内,亢金龙用角沿铙缝钻入,救出悟空。悟空打碎金铙,老妖又用乾坤袋将悟空及众神装入。半夜时悟空逃脱,请真武大帝搭救,弥勒佛现身,道此妖乃自己司磬黄眉童成精,悟空依计降伏该妖。四人于七绝山遇蟒精,悟空钻入其腹,用金箍棒将其杀死。朱紫国国王患病,被悟空医好悟空带着王后的信物黄金宝串智斗麒麟山妖精赛太岁,骗得放烟、沙、火的三个金铃此怪乃观音坐骑金毛犼,被观音带走。王后获救,与国王团聚。

第七十二至七十七回

唐僧不听劝阻独自上山化斋误入盘丝洞被蜘蛛精抓住,并被献给洞主。悟空化为蝴蝶打探消息,八戒色心大发,化为鲇鱼与众妖女水中嬉戏被蛛丝困住。悟空在唐僧即将与洞主成亲时及时赶到,打败妖精,救出众人,烧了盘丝洞。七女妖去师兄道观避难,道士想用茶毒死唐僧师徒。悟空打死七女妖。道士两眼放金光罩住悟空,毗蓝婆菩萨用金针破金光,救活唐僧三人,带走道士原身大蜈蚣。师徒四人在狮驼岭被狮怪、象精和金翅大鹏抓住,悟空在四人即将被妖怪蒸熟吃掉时脱身,三怪分别被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收走。

第七十八至八十六回

比丘国国王贪恋道士所献美女以致身体孱弱,听道士谗言欲以一千多小儿心肝为药引。小儿丢失后,国王听道士说唐僧的心可抵,悟空便变成唐僧打败道士。该道士为寿星坐骑白鹿,被寿星收回。唐僧不听劝阻救下无底洞女妖所化美女而被摄走。悟空发现妖女供奉父兄是李天王与哪吒,原来这女妖是曾被天王父子降伏并拜父兄的鼠精,最后被哪吒降伏。灭法国国王专门杀和尚,悟空用计将国王、嫔妃和众官剃成光头,君臣不再杀和尚。唐僧被隐雾山豹子精掳去,妖怪抛出树根所化的唐僧头,被悟空识破又扔出真人头骗过师徒。悟空、八戒决心报仇,悟空变成瞌睡虫使众妖睡去,救下唐僧;八戒打死妖怪。

第八十七至九十七回

凤仙郡郡侯不敬天,天降早灾,悟空劝其归佛教,借来雷、电、雨神降下甘霖。玉华城豹头山虎口洞九头狮偷走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兵器,还擒走众人和玉华王父子,被太乙天尊收回。三只犀牛怪相继擒走唐僧、八戒和沙僧,后被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与井木犴四星打败。天竺国月宫玉兔所变假公主投绣球击中唐僧,悟空让唐僧假意应允婚事,令国王在通关文牒上画押,玉兔被太阴星君收回,悟空救回了真公主,国王下旨绘四人画像供奉。强盗夜里潜入寇府踢死了寇员外,他的妻子去官府诬告唐僧师徒,悟空用计冒充员外和伯考之魂,使官府放出四人,又救活寇员外。

第九十八回

四人在玉真观受到金顶大仙迎接。遇到一条大江,悟空见接引佛划无底船而来,唐僧不知,落水,凡体肉胎脱下,变为水中尸体漂走。四人来到如来的雷音寺,奉命交送佛经的阿傩、迦吐因唐僧未备礼物,以无字经书予唐僧,四人发现后再登佛门,以紫金钵盂予阿傩、迦叶,终获真经。

第九十九至一百回

观音发现唐僧只受了八十难,尚缺一难,故命揭谛再生一难,将四人从云端翻入通天河岸,当时的老鼋来接四人,中途问起曾托唐僧向佛祖询问之事,唐僧惊觉将此事遗忘,连连赔罪,老鼋十分恼怒将四人抛入水中。这样,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功德圆满。四人回到长安,得到唐太宗与百官欢迎,唐僧在大唐传播佛法,被八大金刚召去西天,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马被封为八部天龙马还于龙身。众仙各回本位,共享极乐。

四、

唐僧

唐僧——观世音菩萨选定的取经人。姓陈,名袆,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因其不听佛祖讲经,故此下界历劫。其父亲是新科状元陈光蕊,曾放生一条鲤鱼,那实际上是龙王,其后遇害时得龙王所救:其母是丞相之女殷温娇,其为贼人所掠。唐僧出世时,其母咬下左脚小指为记,放逐江流;其后为金山寺法明长老所救,因此唐僧乳名为“江流”十八岁时,取法名“玄奘”。为父母报仇后,在洪福寺内修行。因其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观音菩萨选定为取经人,前往西天取经,并赠其“锦裥袈裟”和“九环锡杖”。唐王李世民与其结拜,赐名“三藏”,并赠紫金钵盂。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到达西天灵山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外貌刻画:“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选自第五十四回)

★性格特点1:仁厚善良,信念坚定

西天取经,一路历经磨难,但无论是妖魔的威胁恐吓,还是俗世的美色与权势,都不曾动摇唐僧的取经之心;每遇弱者受难,他都难免悲伤落泪,每遇生灵涂炭,他都想方设法加以解救,足见其悲天悯人之心;一路西行,“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足见其对佛祖的虔敬之心。因其坚定,观音菩萨才将取经的重任交付于他;也因为其心志坚定,才能战胜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完成取经大业,使一行人得以修成正果。

★性格特点2:缺乏主见,善恶不辨,迂腐固执

西行路上的众多妖魔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惜变换成各种各样斋僧敬道的善男信女和受苦受难的弱者,而唐僧则不加分辨,无原则地给予同情。他的一味行善,盲目慈悲,致使师徒四人屡屡遇险,事后虽多次表示要痛改前非,但每每事到临头,他仍旧执迷不悟。

唐僧虽懦弱迂腐,却善良坚定,坚定不移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他是《西游记》中真实而感人的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秉诚建大会、浮屠山受心经、恨逐美猴王、路阻火焰山、木仙庵谈诗、朱紫国论前世、黑松林逢魔、供状玄英洞、趣经女儿国、灭法国受阻、地灵县斋僧、误入小雷音、波生极乐天等。

★典型情节:

1.趣经女儿国

师徒途经女儿国,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怀胎。悟空取来落胎泉水,唐僧、八戒饮水解胎。西梁女儿国国王倾慕唐僧,唐僧谢绝了女儿国国王的一片好意,隐藏宫中的琵琶妖女,乘机把他摄入琵琶洞,悟空、八戒与妖女酣斗被刺伤。后经昴日星官相助,才收服了琵琶妖女蝎子精。

2.误入小雷音

唐僧师徒经过小雷音寺。唐僧虔诚拜入,不料寺中之佛却是妖精幻化,将悟空扣入金铙,唐僧等束手被擒。悟空方与妖精交战,却被妖精收入宝袋之中,后请来弥勒佛,在西瓜田里设下巧计,终于擒住黄眉怪。

孙悟空

孙悟空——法名“悟空”,诨名“行者”。唐僧大徒弟。使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长短大小随意。原是大禹治水时留在东海的定海神针),会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观音还赠予他三根救命毫毛。

孙悟空原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得天地之灵气孕育而生的一只石猴。因勇闯水帘洞,被众猴推为首领,遂称“美猴王”。为摆脱生死的束缚,他只身漂洋过海,寻求长生不老之法。直至西牛贺洲地界,拜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师为师,习学武艺。学成后回归花果山。其后赴东海龙宫强取了“定海神针”,即“如意金箍棒”;又赴冥府强取了“生死簿”,将猴属但有名字者一一勾掉。玉帝兴师动众讨伐未果,封其为“弼马温”。石猴识破骗局,搅乱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返回花果山,立起“齐天大圣”的旗帜。玉帝再次兴师讨伐,大圣与二郎神争斗激烈之时,被太上老君的金刚琢击中,缚回天庭。因斩将台上刀劈斧砍难伤其身,遂将其投入太上老君的八卦炉,用“文武之火”炼七七四十九天,不但未能损伤其一根毫毛,反而使其炼成了“火眼金睛”和金刚不坏之身。玉帝无奈,请西天佛祖帮忙。大圣与佛祖斗法,因未能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故而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点化,得唐僧救出,并起了诨名为“孙行者”,遂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捉怪,历九九八十一难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佛祖封为“斗战胜佛”。

★外貌刻画:(齐天大圣)"就戴上紫金冠,贯上黄金甲,登上步云鞋,手执如意金箍棒,领众出门,摆开阵势。这巨灵神睁睛观看,真好猴王: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龇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选自第四回)

(被压五行山下)“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挪。”(选自第十四回)

★性格特点1:蔑视权威,勇于反抗

他曾在花果山水帘洞占山为王,聚集一批猴子猴孙,自称“齐天大圣”;也曾闹龙宫、扰冥府、搅蟠桃会、大闹天宫,向天庭的最高统治者挑战;与如来斗法之时,更是发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之言,表现出对神国权威的极大蔑视。他的这种彻底的反抗精神令人敬佩,给人以鼓舞。

★性格特点2:疾恶如仇,忠心耿耿

悟空随唐僧取经之后,“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一路上降妖除怪,屡建奇功。妖魔无论是像红孩儿、银角大王一般变成弱者骗取同情,还是如白骨夫人、蜘蛛精一样变成美丽的女子诱惑,最终都没能逃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和他的金箍棒;尽管三番两次被师父唐僧误解、驱逐,仍始终如一地保护师父西行,足见其重情重义,赤胆忠心。

★性格特点3:机智灵活,诙谐风趣,乐观向上

“三调芭蕉扇”中悟空变作牛魔王的模样哄罗刹女交出芭蕉扇,“大战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时悟空变作道士骗取了精细鬼和伶俐虫手中的宝贝……在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的时候,悟空聪明机智,处事灵活;无论是天上诸神,还是菩萨佛祖,悟空都敢打趣,时不时也会与八戒斗嘴,抑或对其稍加捉弄;无论遭遇怎样的磨难,悟空都不曾撇开保护师父的承诺,都不曾放弃西行取经,足见其乐观向上的品格。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英雄形象,更是劳动人民理想和愿望的化身。

★相关情节:勇闯水帘洞、大闹天宫、云栈洞收八戒、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车迟国斗法、三调芭蕉扇等。★典型情节:

1.大闹天宫

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于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煅烧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玉帝请来如来佛祖,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2.三打白骨精

唐僧遣悟空去化斋。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一变少妇,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妖怪。唐僧以为他滥杀无辜,大怒,逐走悟空。

3.三调芭蕉扇

火焰山挡路,悟空找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将他扇到九万里外。悟空得到定风丹二借宝扇,不料却是假扇,愈扇火愈大。悟空变作牛魔王模样,三借得宝扇,不料真牛魔王得知被骗,又拿走了扇子。悟空与天将恶战牛魔王,将其收服后扇熄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

猪八戒

猪八戒——法号“悟能”,唐僧二徒弟。使九齿钉耙(重五千零四十八斤),会三十六般变化擅长水战。

他原是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到人间,错投猪胎。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恋女色,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也常因此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另一方面,他也不失忠勇和善良。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自有可爱之处。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外貌刻画:“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金盔紧系腮边带,勒甲丝绦蟒退鳞。手执钉耙龙探爪,腰挎弯弓月半轮。纠纠威风欺太岁,昂昂志气压天神。”(选自第八回)

★性格特点1:憨厚朴实,吃苦耐劳

在八百里荆棘岭,八戒抖擞精神,挥耙开路,披荆斩棘;在稀柿衙,八戒用嘴从烂泥中拱出一条道路,保唐僧西行。

★性格特点2:本领超群,战斗勇猛

虽没有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却也会三十六变天罡数,一柄九齿钉耙也有五千零四十八斤重,降妖除魔,亦是奋勇向前。在陈家庄悟空变成陈关保,八戒变成一秤金,帮助师兄捉拿妖怪。一路上若没有八戒相帮,悟空难免有时孤掌难鸣。

★性格特点3:贪吃好色,耍小聪明

在高老庄,八戒一顿要吃三五斗米,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每遇妖魔变化成人,只要那人篮子中有食物,八戒就深信不疑;行至平顶山,悟空让其巡山,八戒却躲在草丛中睡大觉,回来还编谎欺骗师父;他甚至央求银匠给他煎了一块四钱六分重的银子,塞在耳朵眼儿里;“四圣试禅心”时,唯其贪财好色,受到四位菩萨的惩戒。★性格特点4:意志薄弱,目光短浅

取经路上,八戒念念不忘的就是回高老庄;只要遇到困难,他就会打退堂鼓,讲泄气话,动不动就想散伙分行李。

猪八戒虽狡黠但不奸诈,贪小利但不忘大义,顽皮活泼,充满乐观精神,是《西游记》中令人喜爱的取经英雄形象。

★相关情节:调戏嫦娥、高老庄招亲、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义激美猴王等。

★典型情节:

1.四圣试禅心

黎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欲招唐僧为夫,并要将三个女儿嫁给悟空、八戒和沙僧,意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定,唯八戒意动神摇,溜进后堂去撞天婚,被捉弄捆于树上,八戒十分羞愧。

2.义激美猴王

悟空因打死白骨精变作的少妇、老妇和老翁被唐僧逐出,后唐僧、沙僧落入黄袍怪之手,八戒向悟空求助。八戒用激将法,谎称妖精咒骂泼猴,激怒悟空,促使悟空重出花果山。

沙和尚

沙和尚——法名“悟净”。唐僧三徒弟。使降妖宝杖。会十八般变化。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破了玻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在流沙河,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后被观音菩萨收服,拜唐僧为师。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外貌刻画:“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伙钵。獠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选自第八回)

★性格特点1:少言寡语,任劳任怨

西行路上,沙僧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默默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不会像八戒那样寻找机会争功。也不会像悟空那样卖弄手段,他总是在两位师兄去降妖时担负起保护师父的重任。一旦遇到妖魔来袭,他也会挺身而出,保护师父,但从不炫耀。

★性格特点2:信念坚定,正直忠厚

他对师父绝对尊敬,对猴哥也绝对信任。每次八戒添油加醋地打小报告,沙僧都会为悟空辩解:每次唐僧遇险心惊肉跳之时,沙僧都会好言安慰。他从不像八戒那样一遇困难就嚷着分行李,而是坚定不移地保护师父西行。

★性格特点3:谨守戒律,知错就改

在狮驼国时,因受八戒撺掇,也说要分行李散伙。但一见行者安然返回,心中就明白是八戒撒谎,马上埋怨二师兄说谎害人;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师父赶走,沙僧自始至终不曾出言相劝。当八戒重新请回悟空时,他由衷地欢喜。面对悟空的责怪,他心生惭愧,说道:"哥哥,不必说了。君子人既往不咎。我等是个败军之将,不可语勇。”

沙僧忠心耿耿、任劳任怨,虽少言寡语,却是非分明,是《西游记》中看似平凡却令人心生敬意的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失手打破玻璃盏、大战流沙河、大战黄袍怪、大战青龙山。

白龙马

白龙马——唐僧的坐骑。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触犯天条,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等待唐僧取经,之后又误食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升为“八部天龙”(即八部天龙马)。

★性格特点1:不辞劳苦,任劳任怨

白龙马本是西海里的神龙,因此他的体力、耐力和灵性远远超过一般的马匹。也正是有了它,才保证唐僧一路翻山越岭、跋沟涉涧,直达西天。

★性格特点2:赤胆忠心,勇敢无畏

在宝象国,黄袍怪将唐僧变成一只斑斓猛虎,关在笼子里。此时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被师父逐回花果山,八戒和沙僧又不在身边。小白龙不顾危险,挺身而出,变作宫女去刺杀黄袍怪。被妖怪打伤后,又拉着八戒,竭力劝他去请回大师兄,足见其赤胆忠心。小白龙平时虽不声不响,任劳任怨,但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着实令人赞赏。

★相关情节:第三十回中,唐僧被诬,悟空被逐,八戒无踪,沙僧被俘,他为救唐僧,现身和黄袍怪大战一场,虽然最后落败了,却是他力主请大师兄孙悟空出山,成为扭转这一场战斗局势的关键性人物。

五、

1.小说塑造了孙悟空这一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干造反的英雄形象。

2.小说热情歌颂了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和斗争精神。

3.小说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4.小说还赞扬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

5.取经的成功告诉我们: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理想,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六、

1.小说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就是以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七十二变、八十一难,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他们的武器、法宝也都具有超自然的威力,包括他们各自的人物形象、居住之所、自然环境等都相应地被神化。神话人物、神话环境、神奇的法术和谐自然地构成了《西游记》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

2.小说所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都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贪婪凶残,或阴险狡诈,正是封建社会中黑暗势力的特点;而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涂上了浓浓的人间社会的色彩。

3.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同样富有浪漫主义特征。在各种神仙妖魔的身上,既有社会化的个性,又有超自然的神性,甚至被赋予了某些动物的特性。如孙悟空的乐观大胆、敢于斗争的叛逆性格,与神的变幻莫测、猴子的急躁敏捷和谐地融为一体。作者以此把奇特的神

话题材和生动的现实内容熔铸在一起,使作品既充满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又能体现出细节的合理真实性。

4.小说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完美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鲜明的爱憎。“二借芭蕉扇”,作者让悟空以瘦小的身躯扛着丈二的大扇趾高气扬地回来,对悟空“秉性高傲”的缺点给予了善意的嘲笑;“四圣试禅心”中对八戒的好吃懒做和贪财好色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当唐僧无情地诵念紧箍咒悟空受苦,妖精逞威时,作者又对唐僧的无能给予了尖锐的批判。

——摘自《名著导读·考点精练》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著导读西游记七年级上